查看完整版本: [-- “把心交给读者”——推荐《巴金论创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09月 -> “把心交给读者”——推荐《巴金论创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尹敏 1983-09-27 00:00

“把心交给读者”——推荐《巴金论创作》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把心交给读者”
——推荐《巴金论创作》
尹敏
《巴金论创作》问世时,作者还住在华东医院里,出版社给他送去了样书。他一面端详着封面,一面深为憾慨地说:“我能论什么创作?无非是看到了不平,想写;自己又年轻胆大,敢写。”这当然是自谦之词,但也可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的创作经验的通俗而又精确的概括。“想写”,表现了艺术家的敏感和良心;“敢写”,则显示出了艺术家的勇气和识见,正因为想写而又敢写,巴金的作品才始终那样真实自然,激情洋溢。
全书共分五辑。“把心交给读者”,便是贯串这五辑的一根红线。作者曾在心灵的祭坛前宣誓:“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旧中国的凄风苦雨中,巴金从心灵深处发出一声怒吼:“我控诉!”《激流三部曲》无异是对旧世界的宣战书;在“四人帮”肆虐时期,他又执著地译着赫尔岑的回忆录,“同赫尔岑一起在十九世纪俄罗斯的暗夜里行路”……生活震撼着艺术家的心灵,激起了他的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爱和憎在他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巴金十分崇敬高尔基《草原英雄》中的主人公丹柯——一位从胸膛里掏出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引导群众前进的英雄。其实,在读者面前,巴金自己又何尝不象丹柯一样,掏出了一颗“燃烧的心”?
由于具有丰富的创作实践,作家论创作比之理论家论创作,总显得别具一格。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往往能把理论问题谈得象创作一样有血有肉。《巴金论创作》尤其能体现这一特色。他从解剖自己的作品入手,通过分析创作过程来总结创作规律,有时看似平淡其实正包含着深邃的发现。比如在谈创作技巧时,巴金极力推崇无技巧的技巧,视之为创作中的极致,这里便有作者本人辛勤探索的体会。巴金说过,他的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的,我从未有过无病呻吟的时候”。他认为作家不应用技巧,“而应用精神世界和真实感情打动读者”。无技巧的技巧,并不是轻视技巧,否定技巧,而是指不要技巧至上,是指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的境界,显然,这也是对思想贫乏、感情苍白而一味玩弄技巧的作品的批评。
《巴金论创作》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现代作家论创作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书是前辈作家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他们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精神的结晶,不仅对今天的创作仍足资借鉴,更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在《巴金论创作》中,从1922年《致〈文学旬刊〉编者信(节选)》起,到1982年《十卷本〈巴金选集〉后记》止,时间跨度整整六十年,作者几乎谈到了他的每一部作品想写和敢写的过程,清晰地留下了在文学道路上前进的足迹。对于研究巴金及其作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们,无疑是值得一读的。


查看完整版本: [-- “把心交给读者”——推荐《巴金论创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