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离根则枯——谈音乐中的不良倾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3年10月 -> 离根则枯——谈音乐中的不良倾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曾刚 1983-10-31 00:00

离根则枯——谈音乐中的不良倾向

第7版()
专栏:

离根则枯
——谈音乐中的不良倾向
曾刚
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著有一部名叫《根》的小说,畅销西方。书的内容是为黑人寻他们种族的根,让人们不忘先祖的痛苦来历和勤劳斗争精神,以便“拯救黑人的自尊心”。
这倒引起了我的一点思索。
水有源,树有根,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这是人们熟知的道理,一点都不深奥;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无根的现象,不论在自然界或社会生活领域都是不存在的。然而说来奇怪,“数典忘祖”的现象并未绝迹。于是,我想到了文艺,想到了文艺中的音乐。
文艺源于生活,生活是文艺的根。任何传世的杰作都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历史已作出了这样的回答。音乐不是语言艺术,它不象文学也不象绘画那样,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生活,但却并不妨碍它用自己特有的手段表现人生。社会生活同样是音乐的根。1875年,列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中《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我已经接触到了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曲子是怎样产生的呢?大约是1871年夏天,柴可夫斯基正在他妹妹卡明卡花园旁的屋子里写《水妖》管弦乐谱的时候,外边一个园丁唱起了一首民歌,新的乐思激发了他对俄罗斯人民的感情,于是写成了这首后来成为柴可夫斯基代名词的杰作。纯音乐作品尚且如此,声乐曲就更不要说了。我国革命音乐的先驱聂耳、冼星海的根,更是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和人民的关系水乳交融,他们的创作为推动历史前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这段话极其深刻地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并告诫我们忘本会产生的严重后果,我们应当身体力行。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事业,一扫动乱年月那种“万马齐喑”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以《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的相继产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的根深扎于人民生活的泥土,并且受到民族传统艺术的哺育。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社会上的确出现了某些用形容词(音调上则表现为装饰音或变节奏的滥用)掩盖着生活空虚的歌曲。这类作品,音乐上搞得花花哨哨,内容却平庸乏味,甚至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这类作品不仅游离于人民生活,也背离了民族传统。它们开始虽以“新奇”获得一些听众,后来呢?终为人们所厌腻而遭到冷遇。音乐上的这种离根的境况,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无因。有这样的人,他们对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发生了摇摆,于是,向生活学习的空气淡薄了,向传统借鉴的劲头低落了。创作不是从人民生活中汲取主题和情思,而是热衷于自我表现;不尊重人民的艺术情趣甚至鄙视民族传统,有人还公开表示要“向传统发出挑战”,以致于对外来技巧不加选择的使用,甚至模拟港台舞厅、酒吧间的音调等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已经造成了很坏的社会效果,使不少的听众,特别是青少年听众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污染,误以为这就是美,不知其实际上是丑,从而美丑不辨,香臭不分。这种倾向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对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失。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祝辞》中提出的这条道路,是真正使革命文艺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偏离这条道路就会使音乐创作枯竭。


查看完整版本: [-- 离根则枯——谈音乐中的不良倾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