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是兄弟姐妹” ——上海、卡拉奇结为友好城市小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2月 -> “我们是兄弟姐妹” ——上海、卡拉奇结为友好城市小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史宗星 1984-02-26 00:00

“我们是兄弟姐妹” ——上海、卡拉奇结为友好城市小记

第6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我们是兄弟姐妹”
——上海、卡拉奇结为友好城市小记
本报记者 史宗星
东海之滨的上海还是隆冬,阿拉伯海畔的卡拉奇已经入夏,满城绿树婆娑,街头鲜花怒放,呈现出鲜明的亚热带景象。尽管上海和卡拉奇相距万里,但这两座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都市,在李先念主席即将访问巴基斯坦的喜讯传来之际——2月15日结为友好城市了。人们说,自此,两市1,700万人民便成为亲密的兄弟姐妹。
热烈而又隆重的仪式在卡拉奇市中心的真纳公园举行。身着巴基斯坦民族服装的乐队不停地演奏欢快的乐曲,3,000多名卡拉奇市政官员、各界名流、妇女、儿童和中国常驻卡拉奇的工作人员欢聚一起。他们围坐在一张张乳白色方几周围,几上摆满茶水、咖啡和各色点心,整个公园洋溢着家庭般的气氛,使人感到亲切而愉快。当齐亚·哈克总统请来的客人——上海市市长汪道涵率领的代表团踏着长长的红地毯,沐着纷纷的玫瑰花雨来到公园时,人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汪道涵市长和卡拉奇市长阿芙迦尼在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上签字并交换市徽后,一簇簇五颜六色的气球从一群孩子手里腾空而起。阿芙迦尼市长激动地说,同上海结成友好城市,在卡拉奇400多年的历史上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他为此而感到自豪。汪道涵市长则高兴地指出,这一事件标志着上海和卡拉奇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揭开了“友谊的新篇章”。
卡拉奇,是上海1,100万市民熟悉的城市。这不仅因为它在巴基斯坦是最大的城市、工商业中心、天然良港和连接东西方的航空枢纽,还因为它同上海一样,有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蹂躏和压迫的痛苦的过去,朝气蓬勃的今天和光辉灿烂的未来。相同的命运和目标使它们长期保持着密切的交往。20年前,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班机首航上海,在中、巴两国间架起了第一座空中桥梁。1966年,第一艘悬挂着五星红旗的中国货轮驶近卡拉奇港时,卡拉奇港务当局有史以来第一次派出配有乐队的拖轮到港外迎接。据记者了解,这艘中国货轮就是当时上海远洋分公司派出的“杭州”号。从那以来,随着中、巴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市人民的情谊越来越深,经济贸易关系也迅速发展。1983年停靠过卡拉奇港的44艘中国货轮中,就有14艘是从上海港拔锚驶来的。上海的化工、轻工和机械等产品成批成批地卸在卡拉奇港码头上,久负盛名的巴基斯坦优质棉花则源源送进上海各棉纺厂的车间里。在卡拉奇工商联合会举行的盛大欢迎晚宴上,汪道涵市长说:“卡拉奇面向着印度洋,上海面对着太平洋,我们两个城市携起手来,能够为促进中巴两国的经济贸易和友好合作关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卡拉奇作客的日子里,上海代表团详细了解了卡拉奇的发展历史和城市建设经验,同卡拉奇各界人士就大城市的发展规划、民政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两市之间如何开展兄弟合作等问题,无拘无束、十分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双方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作为中、巴两国的第一大城市,上海和卡拉奇都拥有极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拥有可供彼此学习借鉴的技术和经验。因此,开展兄弟合作的领域是宽广的,前景是光明的。作为第一步,卡拉奇将派更多的学者、专家、文化和经济贸易界人士到上海访问、考察,进行学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上海也将派更多的各界人士访问卡拉奇,共同探索扩大合作、增进友谊的途径。汪道涵市长说,“我们是兄弟、姐妹、朋友和伙伴。让我们成为辛勤的园丁,共同浇灌这朵富有生命力的友好之花吧!”
汪道涵市长和阿芙迦尼市长签署上海和卡拉奇结成友好城市的协议。 汤孟宗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是兄弟姐妹” ——上海、卡拉奇结为友好城市小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