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运用经济杠杆 加强计划管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2月 -> 运用经济杠杆 加强计划管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郑洪庆 1984-02-27 00:00

运用经济杠杆 加强计划管理

第5版()
专栏:

运用经济杠杆 加强计划管理
郑洪庆
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运用经济杠杆,以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对生产和流通还起重要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国家自觉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生活,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计划管理、实现计划目标的必要手段。
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主义时期,全体劳动者的利益分解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种相对独立的形式。集体和个人在服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还具有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这是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基本特性,就在于它们同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密切相联,经济杠杆的变动,会引起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使从事一定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利益或得以增进,或受到减损,由此引导其经营决策的方向。这种调节具有间接的性质,不是直接向企业的生产经营下达指令,而是通过对利益分配的调节来实现的,这就为企业的自主活动留下了较大余地。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各种经济杠杆都掌握在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国家手里,它们发挥调节作用的方向和强度,都受到国家计划的指导和控制,这就便于利用它们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目标服务。这实际上就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具体化,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层次上,并且把这两个层次有机地衔接起来、统一起来。从宏观上看,国家综合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可以有计划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初次分配环节上,主要是通过合理确定税种、税率,并按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把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中央预算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确定下来,为积累消费的比例和国家、集体、个人的分配比例划出大的杠子。在此基础上,就比较容易实现财政、信贷、市场的综合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同时,也才有可能把微观经济活动适当放开,做到活而不乱。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上,通过拨款和贷款的发放、税收和价格的调整,就能够从财力物力上有效地加强重点建设,扶植新兴产业的成长,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企业的联合改组,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实现合理化和现代化。
从微观上看,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调整不同企业的盈利水平,把某些客观因素(如资源、装备、销售等方面的特殊有利地位)给企业带来的级差收入,通过征税、调价等手段,收归全社会。这样一来,就为所有企业设置了一个共同的“起跑线”,使它们能够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展开有益的竞争。企业依靠优越的外部条件,轻易获得利益的“捷径”被堵死了,只有扎扎实实地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方面狠下功夫。而那些长期达不到共同“起跑线”的落后企业,则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不得不实行关停并转。这对于改善企业素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价格的升降、税收的增减,以及有选择地发放贷款,能够从经济利益上鼓励那些符合国家计划目标的经济活动,限制那些不符合国家计划目标的经济活动。实行指导性计划的企业,为了增进自身利益,在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时,就会努力去适应计划的要求。经济杠杆在作用于生产者的同时,也作用于消费者,影响着企业原材料投入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形成与变化。这不仅起到调节产需平衡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把企业及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引入宏观计划的轨道。
过去我们在计划管理中,偏重于使用行政手段,而对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既影响了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又削弱了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调节,尤其不能适应当前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新形势,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集中管理 灵活运用
各种经济杠杆的运用,关系着国民经济全局。这里首要的问题,是要以国家统一计划为依据,使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的方向同计划目标相一致。违背了这个原则就可能发生相反作用,把企业引向错误的方向,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干扰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确有这种现象,例如我国能源缺口较大,计划要求大力增产节约,但能源价格却定得偏低,结果是限制了增产、鼓励了浪费。能源的低价政策,使得加工企业赚钱很容易,从而助长了那些消耗高、效益低的加工工业盲目发展,加剧了能源紧张状态,乃至出现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不合理现象,这同国家计划目标显然是相背离的。
为了确保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的方向符合国家计划的要求,其管理权限必须相对集中。凡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或重大调整,都应由中央有关职能部门依据国家计划目标,经过充分论证提出方案,经有关综合部门协调、平衡后,报请中央、国务院审定,具体执行,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任何部门和地区都不能自行其是。今后,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和计划指标时,就应研究如何配套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国家下达计划时,要相应公布对经济杠杆作必要调整的方案,使经济杠杆的运用真正成为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的同志认为,经济杠杆主要是为实现指导性计划服务的,它的调节都属于非指令性的“软调节”,这是片面的。运用经济杠杆,虽然不是向各个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生产指标,但国家税收、计划价格、贷款额度、工资增长率等,都具有指令或强制的性质,必须严格遵行。在大的方面由中央集中管理的前提下,也需要给地方和部门以必要的管理权和机动权,以便对某些差价、税种、税率及利率等,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调整。
社会经济生活既是动态的,又是多样化的,经济杠杆要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本身就不能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无论价格、税收,还是信贷、工资等,如果形式过于简化,又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就会失去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要使杠杆灵敏地运动起来,国家统一规定的计划价格的范围就不宜太宽,大量一般性产品可实行有限制的浮动价格、协议价格或自由价格。即使计划价格,也不能定下来就多年不动;对不同的经济活动,要规定不同的税种税率,并作适时适度的调整;在国家信贷收支计划指导下,适当扩大银行择优发放贷款的权限,并实行浮动利率和加减息制度;职工工资也应改变“一乱二死三平均”的状况,同企业经营成果及个人劳动贡献恰当地挂起钩来。这样,经济杠杆才能适应经济生活复杂多变的要求,成为加强计划管理的有效手段。
用好经济杠杆的必备条件
要使经济杠杆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主要有:
第一,造成一个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的经济环境。这是经济杠杆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如果总需求过多地大于总供给,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供应就会严重短缺,财政收支也会出现“窟窿”,整个经济生活陷入紧张和混乱状态,经济杠杆的运用必然受到极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对价格就不得不管得更严、更死一些,以防止市场物价水平的大幅度波动。
当前,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主导方面在于控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快增长。这里最重要的是根据国力安排基本建设总规模,把预算内、预算外投资一起纳入国家的综合投资计划,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严防随意突破;合理确定消费基金增长速度,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持恰当比例。这两关把住了,就可能出现一个商品供应比较充裕的“买方市场”,国家财力物力也有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在运用经济杠杆方面才能获得较大的自由。
第二,企业必须真正成为责、权、利统一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是经济杠杆发挥调节作用的基础。如果国家把企业管得太死,生产经营上缺少自主权,分配上吃“大锅饭”,税收利息的增减、价格的升降,对于企业来说,无非是增加或减少一点上缴利润而已,对它们自身的利益并无多大影响,那么,企业对经济杠杆的调整就不可能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能力作出灵活的反应。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在服从国家计划和政策指导的前提下,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全面实行“利改税”,使企业在依法纳税后,有权支配企业的利润留成,切实负起盈亏责任。经济效益好、创造利润多的,企业和职工都能多得;经济效益差、发生亏损的,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也要相应减少。只有这样,企业对调整经济杠杆的反应才会是敏感的,国家运用经济杠杆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自觉运用经济杠杆,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必须有全面的、及时的和可靠的信息作为依据。同时,对经济杠杆的运行状况,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这也离不开各种信息。过去,由于思想不重视,制度不健全,以及通讯工具、处理手段落后等原因,我国经济技术信息数量不足、传输缓慢、可靠程度较低,是国民经济管理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经济杠杆,有时难免会陷入盲目性。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要从每个企业、每个商店抓起,提高初始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各级计划、统计、银行、工商管理等部门,都要把收集、分析和发布信息,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各行业、各地区应普遍成立专门的信息机构,特别在各大城市,要建立起互相联系的综合性信息中心,采用电子计算机、经济数学模型等先进的处理手段和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全国性的信息中心和信息网络。有了这样的信息系统,我们就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经济生活的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此作为制订计划和运用经济杠杆的科学依据。


查看完整版本: [-- 运用经济杠杆 加强计划管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