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黄晓群海南岛落户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2月 -> 黄晓群海南岛落户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何春喜 王以刚 1984-02-29 00:00

黄晓群海南岛落户记

第4版()
专栏:

黄晓群海南岛落户记
何春喜 王以刚
1981年2月13日,《战士报》刊登了一幅姑娘的照片,与照片同时发表的通讯中有姑娘说的一段话:“愿意在部队找一个对象。只要志同道合,对方无论是驻守在边疆或海岛,都不计较。”
这位姑娘名叫黄晓群,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父亲是医生,姐妹7人当中,有4个大学生。她长得身材适中,五官端正,并无任何生理缺陷。此时,她即将大学毕业。
是什么原因促使黄晓群向记者发表这么一段“启事”呢?原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她和同学带着糖果去医院慰问伤员,深深地被英雄们的事迹感动了。1980年国庆节,她又和同学们到前沿部队参观。她问一位小战士:“你想家吗?”那位小弟弟说:“怎么不想!可是,这里是祖国的前哨。祖国不得安宁,哪里还谈得上个人的小家!”在这里,她还听到一件事:有位侦察英雄原来有对象。姑娘是个工人,一听说男方要上前线,她便绝情了。
晚上,黄晓群思绪不断,通宵难眠。她想:没有边防战士戍边的英雄举动,工人哪能安心做工?农民哪能自由种地?学生哪能安静上学?年底,她以真挚的感情写了一篇题为《向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学习》的论文,热情洋溢地说:“英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的革命情操、高尚品质、广阔胸怀和战斗风貌。他们是祖国的光荣、民族的骄傲。”老师在她的论文上批了一个大字:“优”。
不久,有一只姗姗来迟的“鸿雁”,飞到了黄晓群面前。这是驻守在海南岛最南端某部军人韦威高的来信,信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惊人的壮语,只有热爱祖国边防的感情。黄晓群通过了解,韦威高是广西来宾县人,初中毕业以后入伍,无论是当战士和后来当了干部,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多次受奖,被评为先进个人。领导上将韦威高调到一个十分艰苦的农场为国防事业种植橡胶树,他二话没说,去到山沟里干出了新成绩。黄晓群对这位边防军人十分满意。虽然韦威高家住农村,经济条件也不好,她没有计较。经过较长时间联系,1982年春节,他们幸福地结合了。
黄晓群大学毕业后,原来分配在广西西林县中学任教。一年后,领导上考虑她母亲年迈,决定把她调回南宁,安排在南宁市园艺厂职工子弟学校工作。就在这当儿,韦威高来信了,并无目的地谈了一个情况:他所在部队的学校地处海南岛南端,教学质量很差,多年来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多少影响了海边防干部的事业心。黄晓群这可是走到了“十字路口”啊!是回南宁,还是去海南岛?她说:我是爱边防前线的人才和边防军人结了婚,难道我不应当去到边防,为部队出些力么!她坚决地顶住了来自多方面的非议,果断地选择了去海南岛的道路。1983年6月5日,她打点行装,告别亲友,奔向海南岛。
来到部队,她草草收拾了一下家,就去“八一”中学报到,担任了语文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黄晓群献出了全部精力。她规定学生每周写5篇日记。按惯例,学生的课外日记是不用老师检查的。黄晓群却不然,她对每篇日记都要批改,写出评语。校长感慨地说:“黄老师才来半年,班里成绩不断上升。都象她这样教学,我们学校大有希望。”
可是,困难一个接一个向黄晓群袭来,首先是水土不服。海南岛的盛夏,太阳火辣辣的,她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浑身起了水泡和痱子,奇痒难受。其次是家务繁重,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做饭、洗衣、喂孩子。她只好在头天晚上将大米灌进暖水瓶,冲上开水,闷成稀饭,早上可以节约一点时间。韦威高在140里外的山沟农场,每月只能回来一两次。黄晓群从不抱怨,总是鼓励丈夫好好工作。
黄晓群的高尚情操,受到了部队同志的广泛赞扬。在1983年底召开的海军南海舰队军政工作会议上,舰队司令员代表党委号召全舰队官兵向她学习。


查看完整版本: [-- 黄晓群海南岛落户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