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介绍京郊南安河村的冬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1年01月 -> 介绍京郊南安河村的冬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一帆 1951-01-30 00:00

介绍京郊南安河村的冬学

第3版()
专栏:

  介绍京郊南安河村的冬学
李一帆
南安河村是北京西郊十三区与宛平县交界的山村。全村有二百八十三户,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五个共产党员,四个青年团员。冬学是一九四九年冬天开始办的。今年冬学有学员八十二人,都是男人(妇女因房子没解决,没开班),共分甲乙两班,甲班学习农民课本第四册,乙班学习第二册。今年冬学从开学到现在,由于村干部重视冬学,统一领导,并使教学内容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不但在提高农民文化上收到了效果,对生产工作也有很大帮助。现将该村冬学情况介绍如下:
一、干部积极热心:如村文教委员章国栋,从区里受训回来,便整天为冬学奔忙。他自己兼任冬学政治教员。每天晚上除教课外,就研究冬学工作,一直到很晚才睡。村长自己也参加了学习。他们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在动员与鼓励学员学习上,起了很大作用。
二、教员努力,教的好:南安河冬学成绩好,与教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小学教员周崇华,白天一人教九十多个小学生,晚上担任冬学的算术。这村农民因参加副业生产,对算术很需要。而周崇华在教法上能联系实际,如讲多少柴换多少玉米、白菜,打石子工资如何计算,如何花用等,因之大家特别喜欢上他的算术课。现在甲班算术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都学会了(过去只会整数加法),乙班从一位加法学起,现已学会了被乘数三位、乘数一位的乘法。章国栋教政治课也能联系实际,特别能把每一时期的中心工作与政治课密切联系起来,大家都说:“真能解决思想问题。”
三、制度由大家建立,大家遵守:这村冬学是每周上课六次,每次两小时(下午六点至八点)。后来因出去打石子的,每天跑回上冬学太累,规定打石子的每周休息两天,学习四天,并且晚开始半点钟;割柴的每周仍学习六次。还建立了点名、请假、考试等制度。因为制度是大家要求建立的,所以大家坚持得很好。
四、结合中心工作,统一领导:村中的一切中心工作,都先在冬学里布置学习。如抗美援朝,募捐慰劳品,反一贯道,补征地方附加粮等,学员们经过在冬学中学习,在完成任务上都起了带头与推动作用。如开募捐慰劳品大会时,当场响应的大部是冬学学员。取缔一贯道运动中,冬学学员都成了宣传员。大家在白天做活时随时随地进行宣传,将一贯道骗人的“五字真言”到处喊说,把一贯道骗人的勾当完全暴露出来。
五、学习推动了生产,作到了生产学习两不误:冬学响应了政府冬季生产的号召,教员章国栋和村长亲自组织群众包工打石子,冬学学员踊跃参加。组织了临时工会。会员五十多名,冬学学员就占三十名。同时学员们不论是上山割柴或打石子时,都带着粉笔,随时练习写字、演题。
从上面可以看出南安河冬学的成绩,但还有几个问题,是须要研究改进的。
一、上山割柴的,每周学习六次,是否太多,值得研究。目前学员学习情绪很高,但为了巩固与持久,适当照顾个别或一部学员的困难,酌量减少学习次数,是必要的。
二、妇女要求学习的已有三十多人,但今天还没有办起妇女班。困难可能是不少,但应设法解决,以满足她们的要求。希望区政府也能给予协助。
三、巩固一般学习情绪,特别应通过几个学习最积极的分子,计划建立常年民校。小学教员热心教冬学是值得表扬的,但为长期打算,小学教员工作很忙,太多依靠小学教员,也是有困难的。因之,建立民校,应注意在村中动员有相当文化程度的人义务教学。
(京市新闻处)


查看完整版本: [-- 介绍京郊南安河村的冬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