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唱给长江母亲的心声——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词征集活动散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3月 -> 唱给长江母亲的心声——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词征集活动散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彤 1984-03-31 00:00

唱给长江母亲的心声——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词征集活动散记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唱给长江母亲的心声
——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词征集活动散记
本报记者 李 彤
“我又想起了《话说长江》开头的镜头,那一颗颗晶莹的水滴比起长江的巨澜,简直微不足道。可是,正是有了这一滴滴,才有长江的滚滚波涛。祖国的壮丽河山在我心中激起的豪情是难以平息的,我终于谨慎地拿起了笔……”去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征集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词的启事后,河北一位中学生给电视台写来了这样的信。
几乎在同一时刻,从长江流经的巴山楚地、东海之滨,到黄河、黑龙江、珠江两岸的城乡,几千名作者拿起了笔。半年时间里,交织着激情与诗情的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在千千万万观众心中唤起了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今天,积蓄已久的感情波涛找到了适当的宣泄口:为稔熟于耳的主题音乐配词,让悠扬的旋律伴着美好的语言,向长江母亲献上共同的心声。
济南一位年近花甲的木工拿起了笔;北戴河一位很少写信的农民拿起了笔;92岁的老人和8岁的孩子拿起了笔;江西兴国一位老红军、上海的离休干部拿起了笔。为了一份理想的“答案”,夫妻切磋,全家合作。河北省任县辛店供销社全体共同“献赠一组歌词”。
长江主题旋律拨动每个听众的心弦,鼓舞人们在生活的激流中奋进。长沙市双目失明的青年彭勇,“听”罢电视,用歪斜的字迹录下心声;银川身患重病的中年科技人员崔光玮递上一份心愿;兰州因公烧伤致残的张一明,抒发了他江涛般的激情:“战胜个人生活中一切不幸和困难”。
不必否认,一部分来稿在文字上显得粗疏稚拙了些。但是,感情的轻重怎能以文字的工拙来衡量?一位不署名的作者在信中说:“请不要问我是哪儿的人,你们只要知道我是中国人就行。请不要笑我一个边疆中学生寄来的粗浅的歌词,你们只要知道我爱长江就行。”人们用质朴的语言献上对母亲河流的一片赤诚。
沈阳部队前进歌舞团30岁的创作员胡宏伟看到征集启事后,回想起1981年到长江深入生活的情景。壮丽的大江风光使他情动于衷,当时就想写一首歌颂长江的歌词。是《话说长江》使他的创作热情象江水劈开了三峡。胡宏伟只读到初中一年级,但他靠着苦学,创作并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这一次,身临其境的感受,主题音乐的触发,使他夜不能寐,很快写成初稿。然后,他又多次征求意见,修改琢磨。新年前夕,他把歌词作为贺年片寄往北京。
浩浩长江,“卷起千堆雪”。短短13天里,近5,000件来稿雪片一样飞到《话说长江》组小小的房间里。经过评选,胡宏伟作词的《长江之歌》中选了。3月24日,一首新歌通过电波飞向全国。但人们并没有忘记它背后的朵朵浪花,因为它们无一不是长江子孙内心衷情的流露,表达着拳拳可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长江母亲,请接受这一曲人民心声的交响乐章吧!


查看完整版本: [-- 唱给长江母亲的心声——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词征集活动散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