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重访大寨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4月 -> 重访大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进兴 金嘉声 1984-04-25 00:00

重访大寨

第5版()
专栏:

重访大寨
本报记者 张进兴 金嘉声
大寨每年有个春天,唯独今年不一般。中央一号文件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这些天来,大寨农民学习文件,回忆自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过的路子,都为冲破“左”的羁绊,全面实行“大包干”后取得的物质、精神成果而感到欢欣鼓舞。艰难的转折
初春,我们又一次访问了大寨。
“这几年中央的政策顶事,农民肥(富)的可快哩!”“中央了解农民,今年又下了一号文件,叫俺们放心富、大胆富,大寨定能一步步好起来!……
过去来访问时,农民没有和我们谈话的自由,这回见了面,一搭话就止不住。
在贾长锁家里,他和妻子贾存兰一边拿苹果、递香烟、沏茶招待我们,一边数落着他家1983年的收入:一家五口人,承包八点五亩地,共打粮八千多斤。长锁又到公社煤矿挖煤,存兰参加果园承包,还养三头大肥猪,一年下来,全家净落现金二千五百五十八元。
“大寨‘红火’那阵子,你家能收入多少?”我们插问了一句。
长锁抽了一口烟答道:“那会吃‘大锅饭’,不沾,俺们两个棒劳力从年头干到年尾,除粮油菜款外,最高的一年才分五百五十多元,去年一年顶过去三四年啦!”大队党支部书记赵素恒和会计赵存棠告诉记者说,全大队象贾长锁收入成倍增加的户不下七八十户。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大寨人均收入只有一百七十四元。到1982年,费了四年劲,才搞到二百五十八元。去年大包干头一年,人均收入就猛增到五百七十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万斤大关,对国家的贡献也超过计划,达到四十万斤。
大寨今天的变化是来之不易的。三中全会以后,他们日益感到过去搞的平均主义那一套不灵了,于1980年划分为三个小队,恢复了定额管理,搞了一年不成。1982年春,又把三个队变成六个作业组。不久又合在了一起,重吃“大锅饭”。结果,这一年大旱,苗旱人不急,干活熬日头,优越的水利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豆地里的草长的比豆苗还高,秋收时还发生了丢失庄稼的现象。全大队粮食总产量由上年的八十多万斤,下跌到五十六万多斤。“‘大锅饭’再也不能继续吃下去了!”社员们纷纷要求实行大包干。在县委帮助下,大寨党支部首先组织干部到本县洪水公社北亩大队参观学习。这个一百多户人家的山村,过去多年掀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学大寨运动,始终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实行大包干后,家家户户粮食吃不完,用钱不作难。这使大寨干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他们回村后,又发动干部和社员群众深入学习中央的有关政策,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于1983年1月,全面实行了大包干。实践教育了大寨人。现在,大伙都说:“再要叫俺合起来吃‘大锅饭’,谁也不会愿意啦!”
“庄稼搅买卖”的复活
在我们访问期间,又一次登临虎头山,看到几个头戴安全帽的农民正推着矿车向外翻倒,脑子里立刻闪现出过去在七沟八梁“搬山填沟造平原”的场景。然而走近一看,他们从矿车里倒出的却不是黄土,而是从煤窑里挖出来的闪闪发光的乌金。
在煤窑坑口,精明强干的坑长贾武环向我们介绍说,这座过去一直沉睡在大寨村旁的“金库”,1982年打开后,当年就挖出五千多吨煤;去年,煤炭产量提高到一万三千吨;今年,要搞到一万五千吨。
开煤窑和搞其他工副业,在大寨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早在互助合作时期,有的干部和农民就提出了“要想发财快,庄稼搅买卖”的建议,可是不久,这个正确的主张就遭到了批判。到十年浩劫期间,大寨又把“劳力归田”和批判“弃农经商”作为经验,并提出“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的口号,流毒全国。那时候,大寨虽然也办了农机修造厂、砖厂、粉房和石灰窑,但只限于为本村服务,不能把多余的产品拿出来出售。今天,党的政策解开了套在大寨农民头上的精神枷锁,使他们重新走上了“庄稼搅买卖”的宽广大道。
未到大寨,我们就听说那里有农民上街支锅卖油条的事。进村后,我们特地访问了这户人家。主人叫贾承喜,今年四十八岁,他除了有一手种地技术外,还会骟牲畜、炸油条。有一年,他偷偷给留庄大队骟了三头大牲畜,人家交钱时,非要盖有大队公章的收据不可。结果,他回到大寨,不但收据没开成,还落了一身“罪名”,直到1983年,他才重操旧业。今天的大寨,象贾承喜这样的人,何止一个!贾吉武办起了木工房,除了做家具和农具外,还招伙八个农民采石头出售;老铁匠李永珍带着儿子支起了烘炉,打制锹、镢、锄、镰刀等小农具;会作酱、醋的贾承林和李玉明,去年承包了大队的酱坊,每人收入一千多元;运输专业户贾久胜买了一辆汽车,让他的儿子开车搞运输,一年挣四五千元……
在农村从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的过程中,曾经受极“左”影响较深的大寨,现在也在经历着这一深刻的历史性的转变。
大寨农民的新眼光
农村商品生产的历史洪流,涤荡着传统观念,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搞商品生产,需要靠知识。今天的大寨,愈来愈多的农民懂得了这一道理。在青年李会明家里,贴着昔阳县人民政府1983年发给他的勤劳致富奖状,奖状下叠放着他订的《中国农民报》、《山西农民报》和《山西科技报》。李会明从报上看到外地农民在承包地里既种粮又种菜,收入大,就学着做。去年总收入近两千元,比过去吃“大锅饭”时收入最高的一年还增加了三倍。
大寨人学科学技术已成风气,全村私人订报刊已有三十多份。拿二十八岁的耿银柱来说吧!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养鸡知识,花了几十元,买了二三十本有关养鸡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如《养禽学》、《养鸡五百天》、《科学养鸡问答》等。去年秋收后,他把自己的妹妹送到天津北仓鸡场自费学习了两个半月养鸡技术知识。去年11月预订1984年报刊杂志时,他专门到大寨邮电所,订阅养鸡报刊,因为预订时间已过,他又匆忙赶到县邮局,补订了《家禽》和有关饲料研究方面的刊物。
一天晚上,我们来到耿银柱家访问。他正整理自己在县养鸡训练班学习时记下的三本笔记,还找来了《中国农民报》和《山西农民报》作参考。说到养鸡的其他方面的准备,小耿说,他家去年四亩口粮田共打粮四千斤,除去口粮,已给鸡留下两千多斤饲料。为了养好小鸡,他还备好了五十多斤小米。耿银柱打算4月上旬进第一批小鸡,全年计划养鸡一千只。
我们预祝大寨的专业户茁壮成长,预祝大寨农民在勤劳致富的路上走得快些。


查看完整版本: [-- 重访大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