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葡萄牙推翻法西斯统治后的十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4月 -> 葡萄牙推翻法西斯统治后的十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吴志华 1984-04-25 00:00

葡萄牙推翻法西斯统治后的十年

第7版()
专栏:综述

葡萄牙推翻法西斯统治后的十年
吴志华
4月25日,是葡萄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十年前的这一天,由葡萄牙军队一批青年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萨拉查一卡埃塔诺政权长达四十余年的独裁统治,从此,葡萄牙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推翻法西斯独裁统治后,葡萄牙提出了建立多元化民主制度的目标。国内出现各种社会思潮,大小二十多个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或公开活动。但是由于各派政见不一,导致政局长期不稳,政府更迭频繁。在1976年第一届议会选举后,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中心党和共产党成为葡萄牙议会中四个主要政党。然而,哪一个党都没有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无法控制局势。1979年,以社会民主党和社会民主中心党为核心的“民主联盟”虽然在议会中期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府,但由于经济困难重重,党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再次激化,“民主联盟”执政的政府不得不辞职。因此,从1976年至1983年初短短的七年间,葡萄牙八次更换政府,是西欧比较动乱的一个国家。政局动荡就成为葡萄牙十年间政治生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军人参政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是葡萄牙政治中又一重大问题,其主要反映在围绕修改宪法的斗争上。在推翻独裁统治初期的1976年,葡萄牙曾经制定了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把保证宪法实施、监督议会和政府以及任免军事领导人等重大权力交给由军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军人一直控制着国家机构。但是,随着葡萄牙主要政党力量逐步上升,它们同军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因而极力主张修改宪法。议会终于在1982年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取消了革命委员会,完成了向议会民主制的过渡。
十年来葡萄牙各届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葡萄牙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萨拉查—卡埃塔诺独裁政权进行长达十三年的殖民战争,使国内经济日益恶化。“四·二五革命”后,虽然结束了劳民伤财的殖民战争,但六十万移民回国,给葡萄牙经济带来了不小负担,加之当时采取了“国有化”、“土地改革”等激进的经济措施,造成资金大量外流,生产急剧下降。“民主联盟”执政后,改变了前期实行的经济政策,采取了鼓励私人企业和紧缩财政开支的措施,经济曾一度有所好转。但是,由于遭到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国内连续三年干旱的影响,葡萄牙经济没有摆脱困境。1982年“民主联盟”下台时,葡萄牙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纪录的三十亿美元,外债累计达一百三十亿美元,通货膨胀率超过22%。现政府于去年6月上台后,继续采取紧缩措施,如削减公共开支,限制进口,增加税收等,这些措施虽然在控制财政赤字方面收到一些效果,但也导致经济发展停顿、企业倒闭和失业增加等问题。因此,葡萄牙经济至今仍然面临严重困难。
在对外关系方面,葡萄牙政府为了改变萨拉查推行殖民主义政策在国际上造成的孤立地位,制定了“在尊重和互利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安哥拉、莫桑比克等一些葡属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随后,葡萄牙和安哥拉签署了《合作总协定》,两国关系得到迅速发展。葡萄牙同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的领导人频繁互访,推动了葡萄牙同这些国家关系的发展,扩大了葡萄牙在非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是葡萄牙外交政策的又一个重点。葡萄牙政府多次重申它是北约的“忠实盟友”,把迅速、全面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作为其外交政策中优先考虑的目标。1978年,共同体部长理事会原则上同意葡萄牙加入共同体,并且开始了正式谈判。但由于葡萄牙经济上与共同体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而共同体内部也矛盾重重,葡萄牙加入共同体的日期一再推迟。
十年来,葡萄牙已经从没落的殖民帝国逐步转变为“民主政体”的国家,政局也从动乱逐步走向稳定,如何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是摆在葡萄牙人民面前的现实问题。它不仅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而且也将影响今后政局的稳定。


查看完整版本: [-- 葡萄牙推翻法西斯统治后的十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