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卫星救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4月 -> 卫星救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兵军 1984-04-29 00:00

卫星救难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卫星救难
兵军
一架加拿大飞机失事,驾驶员等三人被困在这个国家西南部荒无人烟的深山中。正当他们呼救不应、束手无策时,一台被他们遗忘了的发报机自动发出信号。接着,飞越该地区上空的救援卫星收到信号,并立即将它传到渥太华附近的地面接收站。于是,这三人得救了。
这是发生在1982年9月9日的事,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卫星成功地发现和救援了空难遇险者。此后,救援卫星不断发现失事的飞机、轮船,经积极营救,使不少人脱险生还。
随着航空航海技术的发展,发生空难、海难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少,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杜绝。失事后通过无线电发出SOS呼救信号,是至今使用的重要手段,可是,这一办法受到地域、时间等限制。因而,海、空事故有时仍然难以救援。
早在七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出建立卫星系统救援失事的飞机、海轮。几年后,苏美两家就有关研究工作规模、摊派款项和建立卫星系统的期限等问题达成协议。加拿大、法国对此计划极为关注,从技术上大力促成。1979年11月,在列宁格勒签署了苏、美、加、法四方协议,决定在建立国际搜索救援系统方面进行合作。1983年,英国、挪威已正式参加。日本、芬兰等国也表现了浓厚兴趣。
1982年7月间,苏联为此系统发射第一颗“宇宙—1383”号卫星,绕地球一周需12小时。两个月后,这颗卫星发现了失事的加拿大飞机,受到人们重视。次年3月24日,“宇宙—1447”号卫星进入轨道,绕地球一周时间缩短一半。四天之后,美国发射了它的第一颗救援卫星。按计划,它还应发射一颗相同目的的卫星。只要配置四颗卫星,即能覆盖地球表面。到那时,地球上任何地区发生的事故,在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内即可发现。
为使国际卫星救援系统发挥作用,需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参加国的飞机、轮船都应配备一个称为“无线电浮标”的密闭装置。一旦出事,它就会自动启动,按规定的频率(406兆赫芝)和波长(74厘米)发出信号。其次是发射到近地轨道的救援卫星,它上面装置的收报机也以相同频率和波长工作。第三是需建立一批地面信息接收站,向有关部门发出无线电通知,组织救援。
利用卫星做救援工作还刚刚开始,但这项国际合作事业是会有广阔前途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卫星救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