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擂鼓和赶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4月 -> 擂鼓和赶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冯至 1984-04-30 00:00

擂鼓和赶车

第7版()
专栏:

擂鼓和赶车
冯至
我首次读到田间同志的诗是在四十年前;我和田间同志相熟识,是在三十年前。
四十年前,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昆明地处西南的后方,距离前线火热的战斗很辽远,可是学校里,本地的和流亡到这里的教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的鼓舞下大都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他们在政治气氛恶劣的环境里,又上课又议论时事,又读书又写文章,抗议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群众运动,更是彼伏此起。在这样的形势下,从1942年起,产生了几种小型的周刊,其中《生活导报》办得时间最久,影响也较大。它在1943年11月13日刊行了一本《周年纪念文集》,里边发表了闻一多的文章《时代的鼓手》,副标题为“读田间的诗”。这篇文章在关心文艺、尤其是关心诗的朋友们中间引起极大的震动。那时我们往往脱离实际地谈论着诗的艺术,诗的前途,用比较短窄的尺度衡量诗的创作,所以文章一出现,就象响起一阵鼓声,起振聋发聩的作用。从此田间的诗在昆明诗歌爱好者的集会上,不断地被讨论,被朗诵,在讨论最热烈,朗诵的声音最高亢时,人们觉得战地的炮火,再也不是那样辽远了,仿佛在自己的身边。当时我的印象是,田间给新诗增添了一种新的风格,这风格只有在战斗的生活里才能形成。
这是四十年前的事,再回顾一下三十年前。1954年6月至9月初,我和田间,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共同访问了民主德国和罗马尼亚。有些见闻,田间已经写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札记》里。我要提一提的,是7月10日晚在莱比锡举行的一次田间诗朗读会,由《赶车传》的德语译者魏斯柯普夫主持。在一座不很大的报告厅里,坐满二百多人,先由我简略地叙述一下中国新诗的概况,然后田间朗读他的诗作,最后魏斯柯普夫读他的译诗。他以诚挚的友谊介绍田间的诗,给《赶车传》以相当高的评价,他重复他在《赶车传》译后记里写的最后一段话:“《赶车传》对于德语的读者——在另一种语言的译文带有局限性的情况下——好象是一面诗的魔镜,里边显映出一个民族的博大的心,战斗的、胜利的新中国的心。对于中国的读者和听众,田间这部叙事诗有更多的意义:这是认识的泉源、生活智慧的教科书,这是真正的诗,尤其在我们的时代应该做到的:它是政治和哲学的姊妹,它致力于协助人类,使世界更为美好,更具有人的尊严。”
魏斯柯普夫作了介绍后,随即朗读了《赶车传》里的几段。人们反应,从简练有力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旧中国劳动农民悲惨的命运,他们善良而坚强的性格,更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意义。有两个联邦德国来的青年,非常欣赏《赶车传·序》里说的翻身的两宝:“两宝叫什么?名叫智和勇。/智勇两分开,翻身翻进沟;/智勇两相合,好比树上鸟,/两翅一拍开,山水都能过。”
散会后,魏斯柯普夫又陪同我们到国际旅社访问了著名诗人、当时民主德国的文化部长贝希尔。贝希尔和我们谈了些文艺上的问题,他说他在他的诗论里也提到过《赶车传》。
闻一多和魏斯柯普夫都早已不在人间。前者被万恶的国民党特务杀害,用生命谱写出壮烈的诗篇;后者辛勤地从事文艺工作,操劳过度,在我们别后的次年猝然逝世。闻一多仅仅根据《给战斗者》里的短诗,魏斯柯普夫只根据他译的《赶车传》,对田间的诗作出评价,我认为这些评价现在看来还是很中肯的。建国以来,田间写诗,有了更多的发展。只要看一看他写诗的地点:解放前的晋察冀边区,解放后在朝鲜战场、内蒙古草原兴建的钢铁基地、天山脚下的农场、尼罗河畔的亚非作家会议,以及海上油田等等——在这些地区写出的诗不都是应该冠以“给战斗者”的称号吗?而且鼓声不息:“星落月落鼓声不落,/敲呀敲!/山摇地摇鼓声滔滔,/敲呀敲!”一直敲到——“月亮当锣呵太阳当鼓,/劳动人民呵大地之主。”
田间在《赶车传·上卷后记》里说:“我觉得有义务来歌颂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把斗争的历史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把革命的歌唱给我们的子孙。”魏斯柯普夫在译后记里的评语跟这段话基本上是契合的,可是田间给赶车以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他说:“这车子,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象征。这车子,在党的指引下,它在飞腾前进。它曾经穿过炮火,它曾经穿过高山峡谷,它曾经穿过狂风暴雨,终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门口。车子来到这里,革命的车轮并没有停下,它仍在前进”。田间就是这样敲着战斗的鼓,赶着革命的车,走他的诗的道路。
鼓声里没有“弦外之音”,却有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声音;战斗的短诗和长篇的叙事诗里没有“自我”,却有中国人民的自我。
(编者附记:本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田间选集》的代序,本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查看完整版本: [-- 擂鼓和赶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