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生产运动中的两个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7年04月 -> 生产运动中的两个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太行三专署办公室 1947-04-28 00:00

生产运动中的两个问题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生产运动中的两个问题
太行三专署办公室
一、思想发动是第一关
土地改革后,农村生产关系起了根本变化,农民获得生产资本,思想觉悟空前提高,迫切要求发家致富。但在目前农民在思想上,却相当普遍的存在“想发家又不敢发家”的疙瘩户思想,这个思想矛盾如不能很快解决,在农民本身是个苦恼,对开展今年大生产使农民安下富根,也是绝大障碍。长治南泉庄一个中农说:“不能不劳动,不敢很劳动,好吃好穿是赚头。”壶关黄漳底中农×××卖驴、卖羊,大吃大花,他说:“要敢发家就耕二余一也不难;就是不敢。”焦家庄生产主任王羊锁运输三次赚了四万余元,不肯还完外债,却买肉买面不几天浪费了五、六千元,他说还是有些饥荒(外债)好。长治翻身英雄曹林水说:“我很愿发家,就是不敢高出群众,怕别人说咱自私自利,去秋收粮五十多石,便想不通了,给群众自动借粮,想开荒又不敢开,也不敢多向合作社投资。”
疙瘩户思想,虽同样是不敢发家,但表现形式与产生根源,却有不同。老中农主要是怕割韭菜、怕斗,认为地主封建富农垮了,自己就不保险,新翻身的农民是怕爬平填圪道,幻想共产,村干部主要是“要发一齐发”怕“露出自己”;这种思想来源,多由于对“耕者有其田、填平补齐”政策发生错觉,或不懂社会发展规律,随便猜测,也有的是因中农被斗,圪道户一直填的个别现象所引起的。
从农民思想本质上研究,“想发家”是基本的,不敢发是一种顾虑与怀疑。是“二恍二惚”的,说起来就害怕,干开了他就不怕,特别是如果大家都动起来形成发家运动,这种顾虑一时会减少或破灭,但不等于彻底解决,必须认识这是两个革命转化过程中必然的现象;虽非农民本质思想,却是农民的现实思想矛盾。
因此,开展今年大生产运动第一关就必须抓紧解决农民这个思想矛盾,启发农民拔穷根安富根的生产发家自觉,明确发家前途(即社会前途),鼓舞农民的发家信心和勇气。想这样就必须像发动翻身斗争那样,来个思想大发动,只有简单的号召动员,就很难打破这个思想障碍。
思想发动的初步经验:首先必须广泛动员积极层(包括干部)和落后层,使农民用自己的体会和智慧,解除自己顾虑,齐心发家。长治最近在县区村六百余人的生产大动员后,各区又大批训练积极层与落后层,一个村平均有二、三十人参加,这些人思想通了,马上会成为生产运动中的酵母,把群众发动起来。
其次是根据不同思想根源,进行教育,也即翻身运动中的“抓心病”“对症下药”。生产动员中,潞城提出坚决查漏洞,补偿中农损失。长治肯定宣布劳动起家绝不斗争,填平只有一次,壶关六区桥上划分阶级座谈中,中农讨论斗争的倒底是那些人;贫农讨论果实怎样来,靠吃斗争饭对不对;地主讨论为啥斗咱,今后怎干。从阶级本质上明确是斗封建,不是斗富,离开思想病根讲空道理不顶事。
最后生产运动中的思想发动也和翻身运动一样,不能划分阶段,必须是思想发动与生产行动结合进行,在运动中逐渐解决思想问题,巩固生产运动,今天翻身农民的比重很大。要求的是“要发大家发”,真正轰轰烈烈能行动起来,顾虑也就少了。
二、克服劳力困难是保证战争生产胜利的主要环节
解除了发家思想障碍之后,劳畜力的缺乏,就成为各地对耕三余一失掉信心的主要难题。事实上由于参军,参战发展全面生产,农业生产的主力(男全劳力)势必减少,已成今后的总趋向。如潞城西旺村全村一百七十三个男全劳力,参军二十二,下煤窑工人八十五,其他外出十一,仅余七十五个男全劳力,每人即平均种地四十亩。潞城四区光工人达五千人以上,占全区人口六分之一。又据卅四村的副业生产统计,计粉坊三十四座,豆腐坊二十六座,醋坊二十二座,染坊十二座,流动弹花工人一百一十一个,也占了不少劳力。为了打败蒋介石,今年的参战又势必贯穿全年。因此,如何克服劳力缺乏的困难,便成为保证前方胜利后方增产(全面的)的重要环节。
克服劳力困难,几年来老区已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经验,新区有个别村庄初步找到门径,这些经验还须大大发扬与继续创造。
(一)扩大劳力圈,把妇女、儿童、老汉等半辅劳力都组织起来,卷入生产。平顺四五年春,持续四十天的万人灭蝗运动,如果不组织妇女、儿童就下不了种。同年秋季上党战役中,黎、平、潞、壶老区那些地区扩大了劳力圈、全面组织起来,那里就做到参了战、收了秋也种了麦。最近长治二区南庄算了个账,光男全劳力每人需种地三十亩,把半劳力算进去,折合一个全劳力只用种十八亩,如在把妇儿算上。每个折合劳力就只平均种十亩地了。西故县组织起八十个妇女儿童,两天内给五十八户军属把粪土全部送到地里。
在新区这件事也不太容易,首先要打破男人轻视妇女儿童和妇女依靠男人的思想,并做到折工计分的等价合理,才能发挥其积极性。
(二)想尽办法发扬民力,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要如此,首先须有科学的组织,使农业副业参战结合起来,统一领导,统一变工。黎城西仵劳英孙爱生组织十三个半劳力,抽出三人专搞运输,其余的负责种地,参战支差,统一领导,按活计工,统一工资,他们有信心的说:“一切劳力组织好生产参战输不了。”长治一区井良寺九十五户卖榆面用五十多个劳力,经过算账打通思想,由合作社统一组织起来,由三人出外买榆树皮,分散各户磨面,六个专营卖榆面,统一计工分红,这样节省了好多劳力,赚钱也多。其次合理的计工等价分红,是发扬民力的决定因素。黎城在支差义运上实行按负重、里程评分顶差,打破了支差应付观点,有的支差回来捎运输不跑空路。仁庄生产参战统一计工分红后,六十多岁的老汉也抢着支差。长治南天河决定了参战还工办法后,大家都积极给参战者积肥修地,群众说这样咱也不怕参战了。再次挤劳力减少浪费,这个工作必须有意识去组织。如西故县十四个小型合作社,以前占了四十个全劳力,经成立经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后,合并同类业务,吸收半劳力参加,这样减少开支,又不减少收入,节省出二十三个全劳力,在新区干部误工多开会多等浪费现象还相当严重,应健全领导机构,科学分工,把可能节省的劳力和时间,完全节约出来,投入生产。
此外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如前后方大变工,除全村劳力平衡还工,还须要时刻准备参战观念,把应该做可能做的生活提前做了,参战者走后保证尽先做活,照顾家庭困难,使其在前方安心,少换班,后方不减少生产。其次是工农关系问题,必须注意照顾工农双方利益。工人适当负担一些差价,农民保证把地代耕好。再次是县区必须注意民力负担的调剂,使劳力奇缺差务繁重地区得到外村外区帮助,最后在整个克服劳力困难中,干部须具有精确计算和群众路线作风,从精确计算中,正确认识劳力困难程度,而解决困难必须是引导群众自行克服,想办法,包办代替规定办法是不容易行通的。


查看完整版本: [-- 生产运动中的两个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