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小而全”到专业化分工——记徐凡村镰刀生产的发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07月 -> 从“小而全”到专业化分工——记徐凡村镰刀生产的发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宝鼎 1984-07-31 00:00

从“小而全”到专业化分工——记徐凡村镰刀生产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从“小而全”到专业化分工
——记徐凡村镰刀生产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胡宝鼎
 生产镰刀,是河北省临西县徐凡村的传统家庭副业。从1981年到1983年的三年间,这个村在技术力量、生产设备没有多少变化的情况下,镰刀年产量却猛增了二十倍,纯收入由几千元增加到二十万元。这是为什么呢?剖析一下这个村近三年镰刀生产的演变过程,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会给人以启发。
徐凡村的镰刀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尽管社会几经沧桑,但“一盘烘炉三个人,产供销全包揽”的家庭经营方式,却长期没有改变。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使镰刀生产焕发了生机。到1980年,全村年产镰刀两万多张,生产呈现“饱和”状态,如不改变经营方式,生产难以再发展。因为:一、受生产技术力量的限制。会打镰刀的人全上,全村至多能支起十一盘烘炉。二、受生产时间限制,不能形成连续生产。打镰刀的人既要打刀,又要搞原料和推销。只要有一人去干别的活,剩下两人就没法开炉。三、受生产资金限制。传统经营方式使得铁匠一段时间集中打造,另一段时间集中推销,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四、受销售季节的限制。麦收前是销镰旺季,早了没人买,晚了没人要。五、受供销业务能力的限制。人称“打镰状元”的徐培昌,外出卖镰却赔了本。
镰刀生产要大发展,非得突破“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不可!1980年底前后,徐凡村的干部群众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琢磨“突破”的途径和办法。很快,他们找到了“飞跃”的门道,决定实行分工,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首先,大队牵头,组织原料供应联合体。八个青年,四辆毛驴车,专门到附近城市工厂拉运废铁屑。几户懂锻压技术的农民联合购置了空气锤、锻压机,把废铁屑锻压成铁条,专门供应打镰专业户。其次,组织了一支经商有门道的专业推销队伍。镰刀专业户把镰刀批发给他们,他们有的象候鸟一样,跟着不同的收获季节飞向全国各地;有的在中小城市设摊开店创牌子,开辟固定专业市场。这样,供、产、销三支专业队伍各务本业,使镰刀生产一下腾飞起来。铁匠们不愁原料、销路,可以连续生产,资金周转加快,产量成倍增加。产量的提高,促进了供、销队伍的扩大。销售渠道的畅通;销售量的扩大,又促使铁匠师傅集中精力只管技术性强的打造、淬火两道工序,其余如磨、包装等易学易做的零杂活全让别人去干。生产过程的进一步分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没多久,徐凡村的镰刀生产队伍扩大到八十人,推销员有一百二十多人,跑原料供应的也有二十来人,从业人数共达二百二十人,占全村劳动力的67%。少数人的优势变成了全村的优势。镰刀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使全村的镰刀总收入增加了三十倍。
徐凡村镰刀产量三年增加二十倍的事实说明:及时引导“专业户”打破“小而全”的经营方式,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实行新型的联合,形成社会化的商品生产体系,是充分发挥家庭经营潜力的正确途径,也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趋势。


查看完整版本: [-- 从“小而全”到专业化分工——记徐凡村镰刀生产的发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