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第二故乡的召唤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11月 -> 第二故乡的召唤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沈纯 1984-11-30 00:00

第二故乡的召唤

第4版()
专栏:通讯

第二故乡的召唤
本报记者 沈纯
关山虽远,隔不断惓惓骨肉情。
在祖国大西北最边角的伊犁河畔,有个名叫察布查尔的地方,是我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这里沟渠纵横,庄稼繁茂,树木葱茏,瓜果飘香,是个美丽富足的地方。1954年成立自治县时,锡伯人把原县名“宁西”改为“察布查尔”(锡伯语为“粮仓”之意),这里果然不愧当此美称。
我们慕名来到这个县的第一中学采访。初秋的过午,太阳仍然炙人,好在这里的瓜果甚多,校长灵诚同志为我们切开一只大西瓜和一只哈密瓜。我们吃着,真是又清凉,又解渴,正谈着,门开了,进来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她衣着朴素,手里拿着一把彩扇,在那神采飞扬的脸上,浸着细碎的汗珠。灵诚同志向我们介绍说:“她是我校地理教师胡爱萍同志,原是长春市的青联委员、模范教师,也是我们锡伯族丫头。这两天她除了上课,还忙着带学生为三十年县庆排练节目。”
她从长春来?为什么要从那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这偏远的边城?胡爱萍坐下来,以她那曾经是青年工作者特有的风姿,热情而爽快地谈起了她的来历。
原来新疆察布查尔的锡伯族,故乡都在祖国的东北。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统治者平定了新疆准噶尔之乱以后,为了巩固和充实西北边防,便把部分锡伯族官兵和他们的家属派往伊犁驻防。二百多年来,锡伯族人民在这里生息繁衍,为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伊犁河南岸拓建了自己的家乡,在这里保存了自己民族的风俗和文化。
三年前,胡爱萍在吉林省民委召开的锡伯族同胞欢聚会上,第一次了解到本民族这段历史。呵,祖先是建设和守卫祖国边疆的勇士!一种崇敬和自豪的感情在胡爱萍心中升起。从此,她日夜向往那美丽的伊犁河畔,渴望踏着祖先的足迹去寻访她的第二故乡。
胡爱萍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她能为祖国边疆和本民族奉献出什么呢?她是教师,那就应该为发展边疆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她把自己的决心暂时藏在心底,抓紧时间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又在长春市教师进修学院不脱产进修两年地理。之后,她便向组织上提出了支援边疆的请求。象她这样一位模范教师要调走,学校领导自然不愿放行,还有朋友们的挽留、亲人的阻拦。但她的决心已定。她得到了吉林省民委的热情支持。终于,她说服了亲人,告别了学校和友人,于去年10月来到了察布查尔。
两万七千多人口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有十六所中学,光县城就有四所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这里多么需要教师!胡爱萍的到来,使那些世代在此地定居下来的锡伯族同胞感到无比欣喜,他们象对待回娘家的女儿一样地欢迎她。
这里的工作条件比起大城市来,要艰苦得多,老师大多要跨班上课,有的还要跨年级上课。校园里的花坛、水池、操场、果树,都是老师们带着学生在课余时间修理、培植起来的。然而,乐趣也正在这里。每当桃李挂满枝头的时候,学校都要欢送一批学生到祖国各地去升学、深造。据说,该县每年约有一百名左右的中学毕业生升入各科大学和大专学校。锡伯族的知识分子一年年增多,不断充实到祖国四化建设大业中去。这里有着多少察布查尔教师们的心血和汗水呵!胡爱萍越来越感到在这里工作更富有意义。
一个人在生活中所走的道路即使是完全正确的,有时也会受到非议。有人开始议论她,说她丢下丈夫、孩子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是自找苦吃;也有人说她感到寂寞了,后悔了;甚至有人猜测她是犯了错误,因为这儿究竟是林则徐充军发配过的地方呵!
不被人理解,使胡爱萍一度很苦恼。她觉得自己太缺少精神力量了。一天,她漫步在察布查尔大渠岸边,听着淙淙的流水声,遥想祖先卫国、创业的功绩,心情很不平静。早年,锡伯人为了在这里生存下去,他们战胜饥饿、干旱和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在这块荒漠的原野上垦荒、开渠。至今,人们还在传诵着当年锡伯营总管图尔根带领锡伯人凿山挖渠的动人故事。这条长达二百里的察布查尔大渠里的水,自1808年建成以来,不管遇到怎样大的风暴和干旱,始终是不倦地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土地,为各族人民造福。胡爱萍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不就是要继承祖先这种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吗?她思索着,心情渐渐开朗了。“人家的窃窃私议与你何干”,“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她说:“蓦然间,我想起了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说的这两句话,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今年暑假,胡爱萍为了宣传她的第二故乡,回到了离别一年的长春。她应母校和其他单位的邀请去作报告。她热情地呼喊,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让自己美丽的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有不少青年被她的言行所感动,也积极准备告别家乡,奔赴边疆。
胡爱萍这次回来感到最欣慰的是得到了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她的父亲,一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真心赞许女儿的行动,也要用自己的“余热”去温暖第二故乡的孩子们。暑假未满,他就同女儿一道来到了察布查尔。
“遗憾的是,您和丈夫、孩子还隔着一条‘天河’呢?”她笑了起来,把手一挥:“他们都会来的!”原来她已和在工厂工作的丈夫约好,待他掌握好一种本领后,就来此地,夫妻共为建设边疆出力。
三十六岁的胡爱萍说,她至少还能为发展锡伯族的教育事业工作二十年,她说:“我再没有其他奢望,只愿自己能象抗旱、耐碱的沙枣那样,在家乡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去!”


查看完整版本: [-- 第二故乡的召唤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