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埃勒夫”号横渡两大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11月 -> “中国埃勒夫”号横渡两大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翟象乾 1984-11-30 00:00

“中国埃勒夫”号横渡两大洋

第7版()
专栏:法国通讯

“中国埃勒夫”号横渡两大洋
本报记者 翟象乾
在巴黎美丽的塞纳河畔,停泊着一艘法国人罕见的中国老式帆船,三张大帆在寒风中颤动。人们很难想象,就是这艘长二十五米的木帆船,由二十几名青年驾驶着横渡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从广州胜利地远航到了巴黎。
11月27日晚,资助建造这艘大帆船的法国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邀中国驻法国使馆官员和记者到帆船上参观。记者一踏上甲板,就看到镶在壁上一块小方木板上的四个中文字:“仿古帆船”,下面有“中国广州造船厂造”的字样。船舱是一间约二、三十平方米的活动室,一排书架上放满了书籍,都是介绍航海技术和有关各国情况的书,还有一本大的世界地图册。墙上挂着富有中国风格的煤油灯和斗笠,非洲的木雕像等小玩意儿,显示了帆船的主人游历世界后的收获。
船长尼埃尔·吕蒂昂斯,瘦瘦的中等个儿,今年仅二十七岁。他自豪地说,在世界航海史上,这是第一艘从远东驶到法国海岸的中国帆船。这艘船于1981年6月从广州起航,行经十七个国家,行程三万海里,终于在今年10月抵达巴黎。(见航线示意图)
吕蒂昂斯是这次航行的发起人。他说,早在六、七年前,他同几个法国青年就梦想漂洋过海,了解世界。航海首先需要一只大帆船,他们知道中国在航海方面是世界先驱,比西方早五个世纪造出了帆船驶向大海。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中国有关部门。1979年,“中方同意了我们这个奇怪的想法”,答应帮助建造一艘古代帆船。广州造船厂承接了这项任务,一名工程师,一百五十名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了建造工作。法国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则出资赞助。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这艘仿古帆船建成了,被命名为“中国埃勒夫”号。
“海上远航困难很多吧?”记者问。我们在船舱里交谈时,塞纳河上不时来往的船只激起的波浪,使我们明显感到船身的摇晃,引起阵阵头晕,我们还不是在海上,但已尝到了一点大海航行的滋味。吕蒂昂斯说,经历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尤其是越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时。
好望角是著名的风暴海角,是航海家最头痛的难关之一,只能在圣诞节到3月之间通过。“ 中国埃勒夫”号航行到留尼旺岛时,已是1983年11月,这时帆船后桅杆破裂得摇摇欲坠,大帆也受到了损坏,必须赶在好望角通航前抢修好。年青的船员们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了两个月,修好了后桅杆,终于在2月6日出发穿越好望角。帆船在风暴中挣扎、搏斗。当它靠上了开普敦岸时,大家已精疲力竭……
大西洋的风暴依旧在咆哮。“中国埃勒夫”号冲破了重重险阻,往北向西欧海岸驶去。
在介绍这次远航经历时,年青的船员们显得比较平静,他们多次使用“冒险精神”一词,表现了努力追求既定目标的坚强意志。他们出发时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五岁,全体船员共二十七人,航行中,驾驶工作由其中的十二人轮流担任。他们分属十个国籍,有法国人、联邦德国人、英国人、希腊人、智利人,还有一位管通讯联络的中国人。他们职业不同,志趣相投。记者问一位船员,在海上航行,苦吗?他的回答是:“冒险就是乐趣。”船长吕蒂昂斯满有兴致地指着一副鲨鱼牙齿说,在印度洋航行时,他们捕到了鲨鱼,他用在中国时学会的几句不怎么准确的广东话说:“把鲨鱼用来吃饭,但不好吃。”记者对一位叫“克罗梭”的船员说:“是鲁滨逊·克罗梭?”他回答:“他是我的亲戚。”当然,他们不是《鲁滨逊漂流记》里遇难被迫居住到孤岛的人物,而是为了寻求遥远中国的友谊,在各方大力支援下冒险远航的,他们不是比鲁滨逊更胜一筹吗?
(本报巴黎11月28日电)(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埃勒夫”号横渡两大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