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专业大户贡献多——江苏海安县农牧结合印象之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12月 -> 专业大户贡献多——江苏海安县农牧结合印象之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江世杰 1984-12-31 00:00

专业大户贡献多——江苏海安县农牧结合印象之二

第2版()
专栏:

专业大户贡献多
——江苏海安县农牧结合印象之二
本报记者 江世杰
海安县人均生产一百二十斤肉、禽、蛋、奶,并不是来自县、乡办的工厂化猪场、鸡场、鸭场,而是出自广大农民的猪圈、鸡舍、鸭棚,出自一万多家饲养畜禽的专业户,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大户。
仇湖乡在海安县的西北角上,畜牧业主要是养禽生产,是近二年才发展起来的。在全乡五千八百多户农民中,今年有五千多户养猪、养鸡,一千三百多户养鸭。截至十一月中旬,已上市肥猪二万二千头、食用鸡十万只、肉鸭一万只。乡党委书记宋维群告诉我:这个乡发展畜牧业,主要是抓了“专业大户”。接着,他给我讲了“一杨带三杨,四杨带全乡”的情况。
离乡政府不远的中心村,有一位原来当过生产队长和会计的农民叫杨子安,过去也养鸡,但只是为了赚几个零花钱。去年,他加入邻近的隆政乡蛋鸡研究会后,用科学方法养了七百五十只鸡,其中蛋鸡五百只,纯收入达到七千元。今年春天,乡党委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时候,抓住杨子安养鸡致富这个典型,让他先后在全乡的专业户代表会上介绍经验,在三级干部会上汇报情况,在广播站对全乡农民讲话,各村开村民大会时也请他去现身说法,乡党委和政府还把各村的干部、党员组织到杨子安家去实地参观,解决“百闻不如一见”的问题。开春以后,又允许他贷款三万元,购进良种鸡鸭四千七百只,经营规模比去年大了好几倍。明白人一算帐眼睛就亮了:到明年六月他把这批老鸡鸭淘汰了,连同卖种蛋和食用蛋的收入,少说也有五六万吧!在杨子安的带动下,中心村的另一位农民杨传发,友谊村的退休教师杨季常,农民技术员杨文进,都成了养禽一千多只到四千多只的“大户”。而“四杨”那鸡鸣鸭叫的兴旺景象,又吸引了大批农民对养禽产生了兴趣。现在,全乡养禽一百只以上的农户已有二百一十二家,以杨子安为头成立了仇湖乡蛋鸡研究会,全乡的饲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我们参观了“四杨”中的杨子安、杨传发、杨文进设在串场河畔的养鸭场。那阵势,确实不是昔日的鸭舍所能比拟。岸上一幢幢新建的鸭舍,一律砖墙、瓦檐、草顶;岸下的水面,全用尼龙丝网围了起来,显得整齐美观;使水面与岸上相连接的,是用砖块铺砌成的一溜斜坡。杨文进养鸭联合体的饲养场,因为是利用“湖”中荒岛,而且气势不凡,竟被人们戏称为“水泊梁山”。我们参观时正赶上成千只肥鸭你拥我挤地扭着屁股爬上岸来,站在鸭舍前的场地上等饲养员给开“晚饭”,呷呷地叫个不停。
伴着鸭群之声,宋维群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两年的实践证明,发展畜牧业,就是要靠专业户,尤其要靠他们中间的大户。你看,光一个杨子安,一年就能给市场提供几万斤禽蛋,几千只肉禽,转化的粮食二十二万斤,相当于他所在的村民小组(原生产队)粮食总产的一倍半。我们说农牧结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互相依赖,相得益彰,真是一点也不假呀!这不,畜牧业发展了,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更高了,今年全乡粮食产量又比去年增产二百二十万斤,长了一成还多呢!”


查看完整版本: [-- 专业大户贡献多——江苏海安县农牧结合印象之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