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岁末年初话东京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4年12月 -> 岁末年初话东京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孙东民 黄晴 1984-12-31 00:00

岁末年初话东京

第6版()
专栏:

岁末年初话东京
本报记者 孙东民 黄晴
198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日本经济发展尚属顺利,高级技术与信息手段有所进展。同时,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事件也塞满了报刊、电视,给人的印象是稳定与动荡、光明与暗淡交错,喜悦与愁苦杂陈。
当日本人怀着期待与不安迈入新岁之际,近一千二百万人口的东京,在以商品为中心的旋涡中转动加快,世态纷呈。
一、浮动的人心
一进入12月,东京街头行人的脚步明显加快,商店里的顾客也突然增多。12月中旬之后,一些店铺的入口处出现了“门松”等装饰物。如果在夜晚10时左右乘坐电车,会见到被人搀扶的醉汉喷着刺鼻的酒气,毫不客气地挤在急待归家的乘客身旁。提高了嗓门的叫卖声和各大商店之间激烈的“推销战”,反复刺激着人们的大脑皮层,提醒人们该过年了。
日本人最重视过新年。明治维新以后,在“学赶西方”这一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的过旧历年的习俗,已被过新历年取代了。
日本人新年放假的日期,不同的企业、单位都不同。一般企业和政府机关多在28日放假,银行、商店、报馆的工作人员要到30日才能放下工作。但实际上进入12月之后,人心就向新年浮动,坐立不安了。公司职员要趁发放冬季偿金时,盘算如何付清一部分住房借款,还要给多日不见的朋友寄送新年礼品;家庭主妇要通盘考虑过年购置的年货,给孩子留出一份压岁钱;生活富裕一些的青年男女,忙着订购机票去外国旅行;拉家带口的中年人,思念家乡的父老亲人,想着如何全家返乡省亲……。
二、残年急景
岁末的日本社会,给人印象最深的,要算寄贺年片、开忘年会和被称作“民族大移动”的回乡省亲了。一叠叠的贺年片投进邮筒,大小饭馆传出的猜拳、高歌和杯盘撞击声,手提各色行李前往车站、机场的人群,构成了一幅残年急景。
日本人寄贺年片的风气兴于战后,而以今年为最。据统计,今年仅邮政部门发行的有奖贺年明信片(片上印有号码,年后抽签定奖)就有三十一亿六千万枚,如果加上用信封寄的,计有四十三亿枚,按人口平均每个人三十五枚,创历史纪录。12月15日邮政部门开始受理贺年片,记者在12月18日去东京中央邮局办事,得知有奖贺年片已经销售一空。为了保证贺年片在元旦前送到人们手中,得动员二百一十六万人日夜分发。贺年片剧增,给邮局增加一笔收入,仅从有奖贺年片就可得七亿多日元。据说这笔额外收入,将用于资助老人院、原子弹受害者等社会救济事业。
忘年会大多由各公司组织。它起着“人际关系”润滑油的作用。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化芥蒂为友情,引吭高歌,杯盘狼藉,一醉方休。自然,“今年承蒙提携,明年仍请关照”这一类的客套,照例不可缺少。
忘年会一过,便是车站、机场最拥挤的时刻。在主要中转站上野车站,携儿带女的乘客,挟着滑雪板的青年,在寒风中等待列车进站。国营铁路当局在28日至元旦期间,计划增发比平日多运二百八十万人的车皮。“归乡公共汽车”将从新宿、品川等车站向日本东北、南部、西部进发。在50%的适龄日本人都有汽车执照的今天,路途较近而又携物较多的人,当然要自己开车返乡。据铁路当局介绍,今年坐火车回乡的旅客比往年增加,座位在圣诞节前夕已经预约完。
今年去国外旅行者有二十四万。整个回乡省亲及去国内外旅行的人达二千三百多万,占日本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民族大移动”,正是由此而得名的。 (待续)(附图片)
东京银座三越百货店的礼品中心为顾客代送订购的礼品。


查看完整版本: [-- 岁末年初话东京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