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节育技术的进展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02月 -> 节育技术的进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肖碧莲 1985-02-28 00:00

节育技术的进展

第5版()
专栏:

节育技术的进展
肖碧莲
目前,我国采用的节育方法有十几种,各类方法在各地均有自己的独创。以我国应用最广的宫内节育器为例,就有十几个品种:全国普及应用的不锈钢环、广东的塑料“节育花”、天津的“麻花环”(铰链式的双环)、上海的铜V型、浙江的铜T型、北京的金塑环、四川的盾型,还有正在研究中的含磁性金属、释放孕激素或止血药物的宫内节育器,等等。品种之多在国际上数第一。其它如甾体避孕药的研究和绝育手术的技术也不亚于欧美国家。
由于宫内节育器放置方便,使用年限长,安全有效,因而比较受欢迎。问题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血量增多,对出血机制的研究,减少放置后的出血量,是很重要的课题。月经血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宫内节育器对于子宫内膜的局部作用所致。为了解决出血问题,美国AIza药厂在七十年代研制了释放孕酮的T型宫内节育器,以醋酸乙脂混合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含孕酮38毫克,每天释放65微克,由于孕酮局部作用于子宫内膜,因而出血量显著减少,可以减少原月经血量的一半。但是,由于孕酮含量的限制,宫内节育器只能存放一年多。如果每年需要更换,就失去了它的长效意义。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改用18甲炔诺酮,每天释放2微克,可以维持十年之久。我国上海、广东、天津亦在研究这类宫内节育器。
甾体避孕药在国内发展已有近二十年历史,从每日一片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开始,至今有针剂、长效口服片、探亲片、事后片、阴道环等多种形式和多种药物的甾体避孕药。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趋向于低剂量缓慢释放和长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采用聚己内脂为材料,制成一根含药的细管,埋植于皮下,每天释放18甲炔诺酮20—40微克,可维持一年。这些制剂的优点是药物剂量小、长效而安全。主要缺点是部分妇女可能有点滴出血。
关于甾体避孕药长期使用后的安全性问题,国内外都有不少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代谢、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致畸方面的报告很多。从长期安全性出发,使用缓慢释放低剂量的甾体激素避孕药比较合理,如微囊型针剂、皮下埋植物、阴道环,都属于这一类型。
男性生殖生理的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新的学科,国内已在近三四年中开始研究。国外在男性节育方法方面,除了输精管结扎术和外用杀精药、避孕套外,尚缺乏其它可普及的方法。男性棉酚口服避孕药是我国的独创,避孕效果已经肯定,但有些副作用,还有待研究改进。
干扰月经后半期的孕酮产生,使子宫内膜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或在妊娠早期三十余天就使之流产,是一个理想的抗生育途径。国内外有不少科学家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避孕药具和节育手术的研究进展很快,但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群众要求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节育措施。但是,应该理解:人的生殖功能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任何避孕药具或手术的目的是干扰这种生理现象或阻断某一环节,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但不一定影响人体健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的生殖生理的认识亦逐步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工作者可以找到更好、更理想的避孕途径。


查看完整版本: [-- 节育技术的进展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