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沈阳市实行劳动保险工作的三个经验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1年04月 -> 沈阳市实行劳动保险工作的三个经验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金力静 1951-04-22 00:00

沈阳市实行劳动保险工作的三个经验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第2版()
专栏:

  沈阳市实行劳动保险工作的三个经验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金力静
沈阳市是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开始实行劳动保险的。截至现在为止,全市一百四十五个公营工厂和单位,共有十一万五千一百零八人实行了劳动保险(占全市国营公营工厂和单位人数百分之九十二点五七),有两万零六百五十九人享受了劳动保险基金的待遇。职工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后,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两年以来沈阳市在实行劳动保险工作中,获得了以下三点经验:
在开始实行劳动保险时,一定要做充分的宣传准备工作。沈阳市在开始实行劳动保险时,曾专门举办了劳动保险干部训练班,报纸也做了很多宣传,表扬了实行劳动保险较好的铁路部门,批评了实行劳动保险较差的军需系统。在各工厂内,党、行政、工会、青年团一致配合,对职工进行了劳动保险的教育。经过反复的宣传教育,许多工友对劳动保险有了认识,有的工友讲:“过去工人生老病死无人管,现在有了劳动保险,什么也不愁了。”特别是老年工友很受感动,认为:“有了劳动保险,比有儿子还牢靠。”因此,工人的生产情绪空前提高了。针织厂过去每人每日平均只能织五十条毛巾,实行劳动保险后,每人每日所织毛巾增加到七十条。
要使劳动保险工作能真正推动职工搞好生产,工会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群众工作,对职工的生老病死伤残给以主动的关心体贴和帮助。这一经验在沈阳很多工厂都得到了证明。如第五机器厂有位六十三岁的老技术员赵春田,过去工作不积极,很少下现场。工会给他发养老金时,举行了敬老会,对他表示关心和体贴。赵春田大为感动,他在敬老会上说:“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在以前,像咱这样的人,已经是没人要的了。现在上级还给养老金,真是只有共产党才能这样做。以后我一定要把我的技术都拿出来。”从此以后,他工作非常积极,亲自下现场,改造了插齿机,研究发明了保险风罐、铣刀研磨机,改造了磨齿机、铲齿机等工具,得到了六次奖励。
东北化学制药厂葡萄糖场工友杨清泉,原来好说怪话,思想很落后。后来他病了,负责劳动保险工作的同志、工会主席、党的支部书记都很关心地来看他。从此他的工作态度完全转变,而且推动了过去和他接近的落后工友一同进步,并推动了他自己的小组变成了模范组。
劳动保险工作要想办好,一定要有健全的劳动保险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并建立各种必要的工作制度。这一问题在沈阳是有很惨痛的经验教训的。沈阳市在开始实行劳动保险时轰轰烈烈,对提高工友觉悟与开展生产工作上,也曾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由于组织不健全(劳动保险委员会未经过选举,缺乏群众性)。许多应有的工作制度没建立(如预决算、检查身体、医疗评定和监督制度等)。再加上工会对劳动保险认识不足,放松领导,以致后来有很多工厂的劳动保险在生产中没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存在的问题非常多。第一机器厂劳动保险工作,在过去就是很糟糕的。工友对劳动保险无印象,会计制度很紊乱,并丢失了很多钱,差不多有一半人未进行劳动保险登记等,像这样的情况在沈阳相当普遍。但是也有劳动保险工作比较好的,例如:染料厂,他们从工厂到车间,都有真正民主选举的劳动保险委员会,工会主席亲自兼任了主任委员,小组有劳动保险代表。工作制度健全,分工明确,他们对于每一个病伤职工,都认真地进行群众性的慰问。该厂由于医疗监督工作的开展,医生平某被选入劳动保险委员会。他不论白天黑夜都深入到现场和宿舍为职工治病。获得了全厂职工的拥护。做预决算时先要认真了解群众情况,这样做预算即等于制定了劳动保险工作计划。该厂并有定期的为职工检查身体的制度,发现了某个工友身体不适合于某个工作岗位,劳动保险委员会即提出意见,建议行政调换适当的工作岗位,被调换的工友也很满意。由于该厂劳动保险的组织与工作都比较健全深入,在生产中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查看完整版本: [-- 沈阳市实行劳动保险工作的三个经验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