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工厂管理委员会流于形式的原因在那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1年04月 ->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工厂管理委员会流于形式的原因在那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杜波 1951-04-30 00:00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工厂管理委员会流于形式的原因在那里?

第2版()
专栏: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工厂管理委员会流于形式的原因在那里?
本报记者 杜波
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是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所属八个棉纺织厂之一,于一九四九年六月二日解放。两年来,该厂在初步改造旧企业机构,实行民主管理工作上,是有成绩的。特别是检举了一批暗藏在厂里的特务分子,并由公安机关逮捕了那些过去作恶多端的特务匪徒,废除了压迫工人的旧制度,大大地提高了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该厂党、行政、工会、青年团,两年来始终团结一致,面向生产,在生产中建立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初步改善了工人生活,从而使工人、职员的生产积极性得以发挥,开展了三次生产竞赛,纱布生产水平超过了日寇侵占时期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
可是,第四棉纺织厂的民主管理工作,并不是没有缺点的,特别是工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工作还没有搞好,管委会实际上流于形式。
一、“上下不透气”
目前该厂管委会工作中最基本的毛病,照工人的说法是“上下不透气”。工人群众的意见反映不到管委会,管委会的决议不能深入车间,形成管委会脱离工人群众的现象。该厂有些领导干部对这一点是不认识的。第一届管委会的工作总结中说:“管委会团结了党政工团,步调一致,并树立了依靠工人,发扬民主的思想作风。”但是,从三月十八日召开的第六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职工群众对管委会工作提出的意见来看,却不是这么回事。在这次会议上,职工们对管委会提了七条意见,其中六条是批评管委会工作的。工人们在这些意见中说:“管委会成立了一年,可是好些工友不明白是个专办什么事的机构”,而“工人提到管委会的问题,往往拖延很久不能解决,有的已事过境迁”;因此“工人群众对管委会不重视,有意见不愿多提。”这些意见,充分暴露了该厂管委会工作是脱离工人群众的。
那末,管委会是怎样脱离工人群众的呢?为什么会脱离工人群众呢?
二、职工代表会议没有起桥梁作用
该厂管委会成立于一九五○年三月。管委会委员半数是当然的或指定的,半数是经过职工代表会议选举的职工委员。职工代表会议是管委会的基础,规定每月开会一次。管委会半月开一次。在管委会不开会时,由常委会处理全厂日常发生的工作问题。常委会又叫“碰头会”、由厂长、军事代表、工会主席组成,每日或间日开会一次。但这三种会议,由于领导干部重视不够,并不能经常按时举行。常委会对于及时交流厂里各方面情况,统一党、行政、工会领导意图及日常工作步骤,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不能经常举行的原因,是会议缺乏固定内容,会前准备不够,往往没有中心。
职工代表会议的任务,除选举职工委员外,具有监督与检查管委会工作,及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作用。但在该厂,职工代表会议并没有按照规定每月举行。二十三个月来,仅仅不定期的召开过六次。而这六次会议,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或仓促召开,会议内容是贫乏的。其中三次是选举三届工会(按:工会应由工会会员代表会议或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两次是选举参加两届管委会的职工委员,有一次是传达管委会的决议。在这几次会议上,职工代表只是单纯地进行选举和听报告。会议的程序上,既没有厂长向职工代表报告生产管理工作的项目,又没有职工代表对领导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的项目。如三月十八日举行的第六次职工代表大会,就只选举了参加二届管委会的职工委员,行政方面没有出席报告工作。管委会虽对其本身的工作作了一些检讨,但没有组织职工代表进行讨论。而在会议上作一般性讲话的人,有十一位之多,占去了整个会议时间。在每次召开职工代表会议之前,工会都曾征求职工群众对领导工作的意见,职工群众提出的问题也不少,但往往得不到领导方面的解答或见之实行,因此职工群众的意见就一次比一次地少了。如第一次职工代表会议时,工人提出了三百六十多条关于改进工作与职工福利方面的意见;到第六次职工代表会议时,工人只提了四十二条。这四十二条意见,有许多是对改进工作很宝贵的意见,如精纺间落纱要调派熟练工人值车;开车关车时间要准确等。可是,工会或行政方面对这些意见,在职工代表会议上都没有加以解释或答复,会议以后也没有按照工人的意见改进工作,就没有下文了。因此,职工代表虽然带了群众的意见上来,却不能把领导意见带到群众中去,职工代表会议流于形式,不能起领导方面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作用。职工代表在会议上既没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对管委会的工作不能进行监督和检查,管委会就不能从群众中吸取力量,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管委会没有成为“统一领导的行政组织”
第四棉纺织厂的管委会,是没有成为“工厂企业中统一领导的行政组织”的。具体表现在管委会的工作,在职工群众中还没有建立起威信,党、行政、工会、青年团不重视管委会工作;会议内容空虚,工作制度不健全。
管委会的工作内容,在其章程草案中虽曾明确规定,是根据青岛纺织分局的生产计划及各种指示,结合该厂实际情况,讨论与决定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组织,检查与总结工作,解决劳动纪律、人事任免、工资福利等重大问题。可是,在第一届管委会三十次会议上,并没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管委会没有讨论过每月每季的生产计划,也没有检查与总结过全厂的生产管理工作。管委会上讨论的多数议案,是关于个别职工的任免调动,个别职工工资的增减,或改善职工福利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应该在管委会讨论的,但仅仅讨论这些问题是不够的。尤其是许多日常行政工作问题(如第十三次管委会曾讨论了“布场现在所用的剪刀有尖,引综铁钩的钩尖太大,都不适用,请另选购”等类似的议案八九件),更不应提到管委会上讨论。管委会过多地讨论这些枝节问题,结果变成事务执行机关,而不能使管委会成为生产企业中实现统一领导的最高行政机关。
管委会处理问题时,有时候原则性不明确。如一九五○年九月十四日第十次会议上,曾讨论“冬季将到,应预备花房子,保护花草案”,决议“由厂方开支建筑,装玻璃,按煤炉”;就在同一次会议上,“工友单身伙食团,房子太小,拟扩充案”却没有得到通过。这样,当然不能树立管委会在群众中间的威信。工人说:“管委会工作俺不明白,有的工人涨工钱,有的工人一直不涨。”工人对管委会工作抱着冷淡态度,不加重视。
四、忽视了影响生产的大问题
管委会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比较次要的问题上,结果忽视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影响生产的重要问题。该厂解放两年,目前仍存在着一些旧制度,这些旧制度违背工人的利益,对生产是很不利的。如把头制度,对长期临时工的许多陋规,工人请假一天扣两天甚至三天工资的旧请假制度等,工人都有许多意见。最不合理的,是该厂解放以来,一直沿用着解放以前腐败的工资制度。这种工资制度是违背按劳取酬原则的,是平均主义的。“因为有这种平均主义的现象,于是不熟练的工人也就不乐于变为熟练工人,因而丧失了上进的前途。”(斯大林语)严重地妨碍了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有些熟练工人不愿意被提升为班长,因为当班长事多,责任大,而工资比一般熟练工人少得多。该厂领导方面只得动员熟练工人中的共产党员去担任班长的工作。因此,该厂的生产水平虽然提高了许多,但工人的技术定额却没有达到中央纺织工业部所规定的标准,从而车间工作的人数,也超过纺织工业部的定员标准很远。两年来,工人工资没有作比较合理的和可能的调整,主要责任虽在青岛纺织分局,但该厂管委会没有发挥民主管理企业的力量,多和工人协商、解释,致工人对工资问题的意见很多,影响生产。
该厂工人健康情况是不好的。不好的原因,是解放以前工人每日工作十二小时(现在是十小时),过度劳累;物价不稳定,吃得不好,致许多工人,尤其是女工,营养不良。但解放两年来,该厂对工人健康状况,没有作过普遍检查,也就无法判断工人的一般健康程度。根据该厂一九五○年工人死亡及因病回家休养的情况看,工人中的肺结核病和肠胃病是很普遍的。去年夏季到卫生所看病的工人,最多日达三百余人。今年第一季度,工人缺勤率超过百分之六,是与工人健康不良有很大关系的。根据该厂工资及设备情况看,只要领导方面对工人保健工作加以重视,工人健康情况是可以改进的。可是对这个问题,不仅管委会没有讨论过,并且在负责干部中还没有引起重视。
五、对工人委员不重视,缺乏帮助
管委会工作没有搞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该厂领导方面对工人委员不重视,没有发挥工人委员应有的作用。工人委员参加管委会会议,时间上也没有保证。每次管委会开会,工人委员不能全到。有的工人委员被派去学习,或者调职离厂,实际参加会议的工人委员,每次只有三四人。而工人委员中,代表性也不足。全厂一千八百八十八个工人,女工占一千一百七十二人,但在第一届管委会七个职工委员中,只有一个是女工委员,而不久也调职离厂,管委会就没有女工委员了。管委会讨论有关女工福利的问题,却没有女工发言。管委会开会时,大多数情形是几个负责干部发言,大多数提案也是各级行政干部签呈厂长,厂长批交管委会讨论的,甚至有不少议案是党、行政、工会的领导干部在会前取得一致的意见,提到管委会上来,只是在形式上通过一下。工人委员人数既少,也就很难发言。工人委员在管委会上变成“陪客”,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工人委员不满意说,讨论问题“咱事先一点也不知道,还是行政上说了算数”。
领导干部对工人委员缺乏培养教育,没有具体帮助他们提高办事能力,是工人委员在管委会上“不起作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该厂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是没有重视的。在第一届管委会期中,工会对工人委员也没有进行具体帮助。工人委员感到提不出议案,工会没有通过组织系统把群众的各种意见集中起来,具体帮助工人委员分析研究,提到管委会去讨论。管委会的一切决议,工会也不协助工人委员向群众进行传达解释。工人群众平日的意见,关于工作的就找管理员,关于劳保福利的就反映到车间工会主任那里,工人委员对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和思想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因此,开管委会的时候,工人委员既不能带着群众的意见上来,也不能把管委会的决议和意图传达到群众中去,工人委员在管委会工作上脱离了群众,在群众中不能建立威信,管委会在群众中也就没有威信。而工会干部认为管委会是另外一个组织系统,对管委会的工作也很少向工人群众传达介绍;管委会决议虽以厂长、军事代表命令用文字公布,可是工人大多数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也没有时间去看,因此管委会到底做了些什么工作,工人很少知道的。工人之间暗地里互相打听:“管委会是个什么样的秘密组织”。该厂管委会由于“上下不透气”,没有帮助工人委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经常倾听工人群众的意见,虽然做了许多对生产有益的工作,但是这些决议是否已经贯彻,是否正确,执行中有无偏差,管委会是不了解的。这样,管委会对推动生产就没有力量。
六、业务会议不能代替管委会
该厂领导干部在管委会没有力量推动工作的情况下,便加强了另外一个会议,这个会议名义上叫业务学习会,实际上代替了管委会的主要工作。
业务学习会又叫业务会议,成立的时间比管委会略迟。每星期一开会,自成立以来,没有间断过。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厂长、军事代表(兼党的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工程师及车间管理员以上的行政技术干部,由工程师主席。业务会议讨论的内容,包括每季每月生产计划,检查与总结上星期生产工作,布置本星期工作,交换生产情况和经验,传达上级指示;工会对行政方面的意见与要求,也在这个会上提出。
由于业务会议讨论的内容是生产管理工作,所以党对于生产的保证与监督,工会、青年团的活动,事实上都是围绕着业务会议来进行的。
业务会议的好处,是与工人群众有一定的联系。通过车间管理员和工会组织系统,车间生产小组会议的情况和工人群众的意见,可以反映到业务会议上来。另一个好处是,各车间负责人员通过业务会议,可以互相提出意见与要求,求得解决,配合进行工作。业务会议在实现党、行政、工会、青年团统一领导生产,统一工作步骤,在该厂生产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该厂目前推动生产的一个重要机构。
但业务会议最根本的缺点,是代替了管委会的许多主要工作,而工人群众不能参加意见。工人有许多改进生产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反映到管理员,管理员是否在业务会议上提出讨论,业务会议对这些意见究竟如何处理,工人群众不知道。因此,这种民主是不完全的。由于业务会议所讨论的内容,与管委会讨论的内容轻重倒置,即管委会不讨论生产计划等重大问题,而工人群众最关心的是生产,因此,该厂有些工人群众知道有业务会议,而不知道有管委会,业务会议在工人中的威信比管委会高。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生产企业中的管委会,如果讨论的内容抽掉了生产管理这个主要的项目,它就不能不变成仅仅解决生产企业中枝节问题的机构了。
依照该厂的情况看,业务会议是可以存在的,但其内容应只限于交换生产情况与经验,研究业务知识,执行管委会决议,及处理日常生产工作中比较次要的问题。党对于生产企业的保证与监督,工会、青年团的工作,应该围绕管委会活动,而不应该围绕业务会议活动。讨论生产计划、总结工作应该成为管委会的中心内容。因为业务会议讨论生产管理问题,没有工人代表参加,就等于剥夺了工人群众对于生产管理问题的发言机会。这就不能提高工人群众的主人翁感觉,而积极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事实上就会阻碍着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七、必须建立依靠工人群众办好企业的思想
管委会工作没有搞好的原因,固然是该厂领导干部对管委会工作还缺少经验,但最基本的原因,是缺乏明确地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思想,群众观点不够,看不见群众的创造力量。该厂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对管委会这个组织形式,可以把工厂管理好也表示怀疑,把管委会工作看成是一种多余的“麻烦”。有些干部对于工人群众在生产上的创造发明不重视,或嫌太小,或过分怀疑。工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领导方面往往批上“照计划作”、“正准备作”字样,可是又并不真正实行。该厂著名劳动模范、第一届管委会工人委员黄德洁,曾一再建议细纱间回花单人过磅,以引起工人注意节约原棉。这个办法别的纺织厂实行后,效果很好,有的厂每台细纱机工作十小时,回花普遍降低到一磅以下。该厂领导方面对这个建议却不重视,至今一年多仍未实行,每台细纱机十小时回花仍高达两磅或三磅,对电力、人工、机器浪费很大。最近该厂发生梳棉机针布被机油漏坏的严重事件,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半年前,梳棉工人袁学明便发现机器上的机油按置不合理,可能损坏针布,曾一再建议领导方面加以改进。可是该厂领导方面对工人意见不加重视,也不进行检查,结果八十三台针布,都遭受部分损坏,必须拆卸机器进行修补;未损坏部分,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致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厂里推行了六种新工作法,建立了十几种工作制度,对于生产是有益的;但这些新工作法与工作制度,没有一件是采纳工人群众意见的。两年来,该厂提拔了十二个工人成为生产管理干部,去年一年出现了九十九个劳动模范,工人群众提出了二十四件合理化建议;但以拥有两千职工的生产企业来说,这些数字是不算大的。这一方面说明该厂领导方面,对依靠工人阶级搞好生产的工作作得不够好,一方面说明了该厂工人群众的潜在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起来。
妨碍该厂领导工作进一步依靠工人群众的原因,是许多干部思想上存在单纯的技术观点,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自满情绪和领导工作中民主作风不够。甚至青岛纺织分局的负责人到该厂检查工作时也说:“四厂的工作最令人满意,这说明是大家相信技术的结果。”有的负责干部则认为,该厂生产已不算低,要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已经不大可能。再要提高生产,除非改变机器设备。认为回花多是温湿度设备不好,纱把多是木管不好,可是没有设法去改变这种情况,没有发动工人群众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为了争取生产数字,经常从加快机器回转速度、早开车晚关车、加班加点这些方面去想办法,这是不适宜的。
当然,第四棉纺织厂生产工作有成绩还是主要的,这些成绩的获得,乃是该厂全体工人、职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但如果领导思想上明确树立依靠工人办好企业,进一步搞好民主管理工作,搞好管委会工作,更加提高工人群众的主人翁感觉,发动工人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增加创造发明,改进技术,那末,第四棉纺织厂的生产成绩,还会要比现在更大更多;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奠定合理定额的基础,很快地达到经营企业化。


查看完整版本: [-- 为学会企业管理和加强工会工作而斗争! 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工厂管理委员会流于形式的原因在那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