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多奉献、少索取及其它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06月 -> 多奉献、少索取及其它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石角 1985-06-02 00:00

多奉献、少索取及其它

第4版()
专栏:漫话

多奉献、少索取及其它
石角
通俗地说,“多奉献、少索取”,就是对国家、对人民要多作贡献,个人少伸手向国家、向人民要这要那。此语出自何人之口,没有考证,但这种精神,在今天,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值得提倡的。
有人也许会问,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为什么还要提倡“多奉献、少索取”呢?是的,在分配制度上,国家实行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对此,不能动摇。现在有些单位还在吃“大锅饭”,要在改革中加以纠正。但是,共产党人以及一切有志于献身四化建设的人,不能借口“按劳分配”,搞什么“按酬付劳”,不能国家和人民给多少报酬,就干多少活,这样的精神状态,是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相容的。事实上,在四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都有大批先进人物,在干好自己份内事之外,仍在埋头劳作,他们想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多奉献、少索取”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多奉献、少索取”,真正的共产党人和有志之士,从来就是这样做的。在过去的年代里,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有多少志士仁人和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振兴,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于生命!今天,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腾飞,艰苦奋斗,努力工作。
写到这里,想起最近在报上读到的一则消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武部政委李鸿鹏被决定转业后,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并说:“在待遇问题上,我赞成这样一句话,叫做‘知足者常乐’。”(见人民日报5月27日四版)这,也应该说是一种“多奉献、少索取”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数党员干部,争待遇,向组织讨价还价,甚至大吵大闹,拒绝组织分配的工作。本来,他的待遇比一些干部已经不低了,为什么还要争呢?就因为他没有树立共产主义思想。对这样的党员干部,很需要提醒他用“多奉献、少索取”的精神来要求自己。


查看完整版本: [-- 多奉献、少索取及其它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