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维斯特普拉特半岛巡礼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06月 -> 维斯特普拉特半岛巡礼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周象光 1985-06-30 00:00

维斯特普拉特半岛巡礼

第6版()
专栏:

维斯特普拉特半岛巡礼
本报记者 周象光
在希特勒下令进攻波兰、从而正式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帷幕四十五年后,记者访问了打响欧战第一炮的地方——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半岛方圆只有一公里,位于格但斯克港湾内,也可以说是在格但斯克郊外。它的一侧是可供海轮停泊的运河,另一侧是波罗的海。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这个著名的海港城市被划为“自由城”,称“但泽市”。但是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仍归波兰管辖。那时,半岛上设有军用仓库,由一支小部队驻守。波兰所需的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都由这里转运到内地。也许,这正是当年希特勒军舰对它虎视眈眈并在此打响欧战第一炮的原因。
时隔四十五年,如今,这座曾经饱受战火摧残的半岛,已经成为遐迩闻名的观光胜地。记者从陆路来到半岛入口处,只见一条林荫道蜿蜒通向半岛的尽头,两侧树木芊芊,绿草茸茸,丛丛灌木修剪得十分整齐。透过茂密的枝叶空隙,可见碧波荡漾的海面。这确是一座幽静的海滨公园,游人至此,赏心悦目。沿着曲径往前,看到迎面矗立的巨幅希特勒进攻波兰时的军事形势图,我们的思绪才被带到那战争的年代。
一位园林工人邀记者来到一座小矮房里,原来这是当年的哨所,里面陈列着有关当年守岛部队的实物和资料。陈列室的一角摆着士兵的铺位,也是按当时的情况布置的,上面有军毯和钢盔。就在这里,这位园林工人介绍说,当年的守岛部队由一百二十八名官兵组成,由苏哈尔斯基少校指挥。1939年9月1日凌晨四时四十五分,德国装甲舰“戈尔施泰茵”号首先向半岛开炮。接着,德军从海上、陆地和天空进行轰击,整个半岛顿时硝烟滚滚,火焰冲天。面对绝对优势的敌军,守岛部队奋起抵抗,依靠岛上密布的树林等有利条件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保卫战。然而由于力量悬殊,在坚守了七天七夜、弹尽粮绝后,他们被迫放下了武器……
距哨所不远处是当年的兵营。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已被炸塌,战火痕迹历历在目。在这幽静、整洁的环境中,这些被特意保存下来的断垣残壁格外引人注目。几十年来,它以见证人的姿态,以无声的语言,不断地向人们颂扬守岛英雄的业绩。苏哈尔斯基少校也安葬在这里。他理应在他为之流血的这块土地上安息。这块土地也已同他的名字永远地联系在一起。
半岛尽头,一座塔式建筑直插云天,这就是著名的“沿海保卫者纪念碑”。从远处看,它象一个巨人屹立在山岗上,警惕地注视着海面,扼守着祖国的边疆。这座纪念碑是1966年建立的,碑体高二十五米,座落在一座人工山丘上。碑的下方镌刻着重大战役的名称,碑的上方有两名战士的半身雕像。那警惕的目光和坚定的神态充分体现了守岛英雄对祖国的忠诚。纪念碑的外观造型独立,庄严肃穆,同周围环境十分谐调,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匠心独具。登上基座平台,前方是碧波万顷的波罗的海,海天一线处,点点船影徐徐移动;回头望去,格但斯克城全景尽收眼底。规模宏大的码头上起重吊车林立,正在紧张地为靠岸轮船装卸货物。一位中年女教师想必看出我们是中国同志,指着码头那边对我们说:“那是中国轮船”。我们朝她所指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艘轮船上写着“玲珑海”几个大字。她说:“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你们支持了我们”。旁边,两位波兰游人也聚拢过来,给我们介绍港口情况。一位老年人说,波兰人都很向往这个地方,因为它是波兰民族为自由而战的象征,而格但斯克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又很令人鼓舞,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的确,格但斯克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港口建设和规模宏大的造船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今从海上进入格但斯克湾,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维斯特普拉特英雄纪念碑。看到它,人们不仅会想到上一次世界大战由这里开始,而且也立即意识到,已经来到了波兰最大的现代化港口和造船中心格但斯克。(附图片)
屹立在半岛顶端的维斯特普拉特英雄纪念碑。


查看完整版本: [-- 维斯特普拉特半岛巡礼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