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爱国主义必须建在实践的基石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08月 -> 爱国主义必须建在实践的基石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何炳棣 1985-08-31 00:00

爱国主义必须建在实践的基石上

第3版()
专栏:

爱国主义必须建在实践的基石上
何炳棣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揭幕章的中心人物。他一生的指导思想是爱国主义和实践主义。他与英帝国主义坚毅的斗争永远可充爱国主义的历史教材;他一生求知行事无一不重实践的精神与作风,对当前海内外关心祖国命运的炎黄子孙可能具有更切实的教育作用。这是因为有效的爱国主义不能只建在精神和情感上,必须同时建在实践的基石上。
林则徐的一生和全部中国历史都说明爱国主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超阶级、超时代的。试看:国民政府1929年在珠江口虎门要塞树起了林则徐纪念碑,并宣布6月3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焚毁英方交出的全部鸦片)为全国禁烟日;五十六年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8月30日在北京举行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1929年我是南开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深深感到国耻未雪的苦痛;五十六年后的今天,我以无比的欢欣与骄傲回国参加林则徐纪念会,因为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1997年重归祖国怀抱已成定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祖国国家力量和威望大大增强的结果。林文忠九泉有知,也当拈须微笑了!
在林则徐的时代,爱国的主要办法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目标是有效地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今天爱国主义的主要目标是力促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真正保障人民相当高度自由的法制的建立和祖国统一事业的完成。这三个目标是不可分的,因为头两个目标的逐步实现势必会产生扫除统一障碍的莫可与京的力量。
最后,我以海外历史工作者的身份,要特别指出这次纪念会对矫正国内前此对传统历史、文化、道德标准评价上过于偏激的错误,应会发生积极的作用。坦白地说,解放以来海外关怀祖国的人们所最忧虑的现象之一就是国内对传统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多度冲击和摧毁。诚然,新中国必须以阶级的观点系统地重新检讨中国的历史传统,但检讨时必须顾及各个历史时代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必须以当时的行为准则权衡历史人物。至今记忆犹新,1971年圣诞前夕我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报告祖国情况,听众反应极为热烈;但当我提到两月前重游西湖发现岳坟已遭封禁时,听众的情绪马上受了强烈的刺激,变得很不平静。因为如果象岳飞这样国史上最忠贞炳烈的爱国英雄都遭到否决,中国还有什么精神遗产可言!按照五十年代后半和文革期间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林则徐也是犯过错误、有功有过的人,并不值得纪念。这次林则徐纪念会的召开充分反映国家领导了解过去对历史传统过于偏激评价的错误。近年来偶或对孔子有小规模学术性的重新评价,最近报章承认前此对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军队正面抗敌贡献有所忽略等等,都在显示祖国在很多方面正在企图建立一个比较公正、平衡的意识、观念形态。这种倾向是值得海内外所有爱国人士大力支持的。因为:(一)世界史上没有任何民族和国家在建国或复兴的过程中能尽量摒弃、摧毁它的历史、文化、精神传统的。(二)惟有理智地、系统地筛去文化传统中的糟粕,吸取发扬它的精华,才能实现古为今用,探求出一个完整的、适合国情的现代化方案。(三)有助于促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减少台湾海峡两岸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评价上的歧异。在减少这方面的歧异上,我相信这次林则徐纪念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是何炳棣先生8月30日在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摘要,题目是编者加的)


查看完整版本: [-- 爱国主义必须建在实践的基石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