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重视企业行为规律的研究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10月 -> 重视企业行为规律的研究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周叔莲 1985-10-28 00:00

重视企业行为规律的研究

第5版()
专栏:

重视企业行为规律的研究
周叔莲
正如人的行为有其规律一样,企业的行为也是有规律的。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改变企业的内外部条件,改变企业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有必要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而这也要求认真研究企业的行为规律。
我国企业行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经过这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行为已经在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企业的市场意识增强了;其次,企业的经营意识增强了;再次,企业的利润意识增强了;又次,增加职工收入的意识增强了,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滥发奖金和实物的现象。
企业行为的上述变化已经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能不能说我国企业行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得出结论说旧体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已经无足轻重了呢?我认为还不能这样说。这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现在还处于传统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初始阶段,传统体制还在发生作用,因而传统体制下企业的行为规律依然有发生作用的条件。例如,现在企业中仍旧普遍存在着以下这些现象:重视产值增长而忽视经济效益提高;重视价格忽视成本,希图通过提高价格而不是努力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片面重视基本建设而忽视技术改造;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传统体制还在对企业行为继续起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促使企业行为发生根本变化。这种根本变化使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行为至少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顾客和社会提供最佳服务。第二,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不是通过提高价格而是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盈利。第三,重视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投资效果。第四,既重视企业的目前利益,又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自觉地把两者正确结合起来,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职工的收入,并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的能力。第五,自觉地使企业利益服从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企业行为的这种根本转变的规律性,这种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实现。
宏观管理要以对企业行为规律的正确认识为重要依据
为了使宏观管理达到我们预期的要求,就必须对于企业的行为规律具有科学认识。因为,宏观管理是否有效,往往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对宏观管理的政策作出及时的、灵敏的以及符合我们要求的反应。这就要求掌握企业的行为规律。
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看,有效的宏观控制总是和资本主义企业的行为规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企业行为是在市场环境中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由此产生的企业行为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控制,一般不是依靠直接的行政办法,而主要靠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进行宏观控制。它们特别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而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也是以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础的。这些是适应资本主义企业的行为规律的。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商品统购包销,收入统收统支,生产资料和资金统一分配。这种传统体制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对价格、信贷等间接控制手段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也决定了国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依靠间接控制手段管理宏观经济,即使采取这方面的措施,由于它们不符合企业的行为规律,也达不到有效地管理国民经济的目的。
在由传统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现阶段,由于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企业的市场意识、利润意识增强了,因而在进行宏观管理时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较多地依靠各种经济手段,发挥间接控制的作用。为此,要逐步建立起适应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包括财政、税收和金融体系,提高国家通过这些体系进行间接控制的能力。举投资为例,现在我国预算内投资大约占社会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其余投资来自地方、部门、企业和个人,对这些投资,越来越需要通过金融系统执行正确的货币信贷政策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当然,由于传统体制仍在发生作用,传统体制下企业的行为规律仍在发生作用,现在我们在宏观经济管理上还不能过多地依靠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还必须重视必要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措施的作用。对于指令性计划范围内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应该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保证其实现。总之,我们要使直接控制手段的逐步减少和间接控制手段的逐步增加很好地衔接起来。
从长远的观点看,加强宏观管理不仅要求适应当前企业的行为规律,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创造条件,促使企业的某些行为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新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方法有条件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优越性。为了促进企业行为合乎规律地变化,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坚持把企业的预算约束由软变硬,使企业逐步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不仅自负其盈而且自负其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对国家的各种间接控制措施及时作出灵敏的积极的反应。我们要使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和推进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过程同步发展,在内容和步骤上密切配合、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制约企业行为的一些重要因素
我们常说要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我认为企业行为规律也是经济规律的一部分内容。至于企业行为究竟有哪些规律,那正是研究企业行为问题所应该回答的。当然,认识企业行为规律是十分艰巨复杂的,但也是完全可能的。
为了认识企业行为规律,需要研究制约企业行为的因素。企业行为是受企业内部外部一系列条件制约的。在众多的因素中,我们尤其要重视以下这些因素。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对企业行为的目的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要以追求资本主义利润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则决定了企业必须把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这当然不是说企业名义上是全民所有制就一定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了,也不是说企业不会有其他目的,但是如果企业不把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作为生产经营的目的,全民所有制在经济上就得不到实现,这样的企业事实上就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二、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对于企业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也是明显的。例如,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企业不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并普遍存在着“投资饥渴症”,对价格信号反应迟钝。而经过体制改革,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后,就会比较自觉地重视提高经济效益,“投资饥渴症”也会从根本上得到克服,企业对价格信号也会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
三、市场环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对于企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只有竞争的环境才能促使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加速技术进步,而垄断则起相反的作用。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作为生产者、经营者的企业才有必要开展竞争;而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就不会展开竞争。健全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科技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等)也是企业对价格信贷等间接控制手段及时作出灵敏反应的必要条件。
四、经济政策和经济法。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看,货币金融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都对企业行为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更能看到经济政策对企业行为的重要影响。经济政策既直接影响企业行为,又通过改变各种经济条件而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
五、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个人行为并非就是企业行为,但企业行为又是由其成员来承担和实现的。因此,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管理制度及其成员的素质对企业行为也有制约作用。例如,严格和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定期公开企业的财务收支账目,以及在企业内部建立责任制,加强职工的业务教育和思想教育等,都会对社会主义企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六、社会风尚和社会监督。除了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外,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企业行为也有影响。例如,资本主义企业虽然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竞争的条件下必须强调为顾客服务,而当为顾客服务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成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时,这种社会风尚和价值观也会进一步促使企业不得不把这类要求列为企业行为的准则。社会监督对企业行为的制约作用也不可忽视。要使社会主义企业经常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办事,建立包括社会监督在内的健全的监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定意义上,研究社会主义企业行为对我们是一个新课题。西方行为科学主要研究企业内部职工个人或少数团体的行为,我们既要重视研究职工个人的行为,同时还要把企业行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内,除了少数人,一般不很重视研究企业行为及其规律;而在企业经营管理学领域,一般又侧重于研究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法,对企业行为及其规律等理论问题,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现在我们应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了。我们要在吸取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企业行为科学理论。


查看完整版本: [-- 重视企业行为规律的研究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