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补”质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10月 -> “新补”质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袁良骏 1985-10-28 00:00

“新补”质疑

第8版()
专栏:纵横集

“新补”质疑
袁良骏
不久前,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之同志的《红楼梦新补》,三十回,二十七万字,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过,我听到这种“新补”的消息,不禁产生了一点小小的“杞忧”。
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到八十回,他便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他的同时代人高鹗有感于这部杰作的未竟,为使它成为“完璧”,续写了后四十回(也有人说他是许多续写本的集大成者),成就了今日传世的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对于这后四十回的功过得失,红学界历来其说不一。但,无论如何,谁也没有办法将这后四十回砍掉了。自从1791年这个一百二十回本问世后,它就变成了《红楼梦》的“标准本”。
从行家的眼光来看,高鹗的才情和思想均不及曹雪芹,后四十回有点“狗尾续貂”。因此,有的红学家曾经论及:今天我们有可能写出超过高鹗的续书。从逻辑上说,这话诚然不错。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时代的我们,难道还赶不上百年前封建时代并不十分高明的高鹗吗?!不过,真是续写起来,可也就很难逆料。高鹗毕竟是曹雪芹同时代的人,他在对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情事态、典章文物、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许多重要方面的掌握上,都要比二百年后的我们有利得多。
也许有的同志会说,难道我们就没有条件写历史题材的小说、诗歌、戏剧……了吗?当然不是这样。但我们今天创作历史小说,毕竟不同于我们今天象高鹗那样去“续写”《红楼梦》。今人的历史小说,是今人笔下的形象化的历史;它是用今人的眼光、今人的笔调、今人的想象去描绘古人、古事。它虽然也要受历史事实的一定制约,但作家毕竟有广阔活动天地。而续写《红楼梦》,就要严格遵循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美学好尚。比如说,曹雪芹虽然有非常深刻的善恶是非观念,也十分同情被压迫被蹂躏者,但他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马列主义的阶级观点,当然也不曾运用马列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这一点,今天的我们便很难做到。稍一不慎,“续写”出哪怕一点儿马列主义色采,那就构成了对原著的篡改,“续写”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何况,对“续写”来说,困难绝非只此一端。
退一步说,即使续写可以超过高鹗一二,究竟有无续写价值,也还很难说。
《红楼梦》流传二百年来,早有定评。无论是旨趣、情节,还是人物、语言都已经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了一座历史的丰碑,一部无法取代的伟大古典名著。我们尽可以对之说长道短,品头评足,但已经无法(也无需)对之加以根本的改造了。此其一。
其二,如果曹雪芹逝世二百年后的我们因不满高鹗而写《新补》,那么,再过二百年后,我们的后代要不要因不满《新补》而写什么《新补之“新补”》呢?这样“补”来“补”去,究竟还有完没有呢?
再说,把一部已经定型的古典名著补来补去,弄得面目全非,从效果看,是好还是坏?当然,从消遣的角度说,它也许会给人们增添不少谈资,但真正从继往开来的文学创作上说,它对创作出新时代的《红楼梦》似的伟大巨著却未必有多大裨益。


查看完整版本: [-- “新补”质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