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11-03 00:00 |
什么是卡塔赫纳会议、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什么是卡塔赫纳会议、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 问:赵紫阳总理10月31日在巴西外交部发表的演说中提到拉美的卡塔赫纳会议、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卡塔赫纳会议是1984年6月举行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乌拉圭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十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市举行会议,讨论拉美国家面临的严重债务问题。会议通过的《卡塔赫纳共同意见》提出了解决债务问题的二十四点具体建议,主要包括降低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稳定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并对它们开放市场,以及要求就债务问题与债权国进行政治对话等主张。其后,这十一国又举行过几次关于债务问题的会议。在国际上,这十一国也被称作卡塔赫纳集团。十一国的债务占拉美债务总额的90%以上,它们在债务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有助于债务问题的合理解决,因而引起国际上广泛注意,并赢得公正舆论的普遍同情。 孔塔多拉集团由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四个拉美国家组成。1983年1月,这四个国家的外长在巴拿马的孔塔多拉岛开会,讨论日趋紧张的中美洲局势,通过了《和平解决中美洲问题倡议》,主张消除加剧中美洲冲突的外部因素,呼吁中美洲各国通过对话和谈判来缓和紧张局势。两年多来,孔塔多拉集团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斡旋,多次召开有中美洲五国和孔塔多拉集团四国参加的拉美九国会议,为缓和中美洲紧张局势作出巨大努力。1984年9月,孔塔多拉集团拟定了中美洲和平条约草案。目前,孔塔多拉集团正为实现这项条约的签署而努力。它的和平斡旋一贯得到拉美国家的支持。 今年7月,参加秘鲁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的总统与秘鲁总统一道在秘鲁首都利马宣布组成一个支持孔塔多拉集团阵线,又称利马集团。10月,多米尼加共和国宣布加入利马集团,利马集团的宗旨是与孔塔多拉集团合作,共同推动中美洲的和平进程,促成中美洲和平条约的签署并保证这一条约的执行。8月25日,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外长在卡塔赫纳举行了首次特别会议。利马集团的出现,有力地支持了孔塔多拉集团的和平努力,反映出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外来干涉、自己解决本地区问题的愿望和决心。 (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