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沿淮人民战胜淮患的第一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1年06月 -> 沿淮人民战胜淮患的第一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古维进 1951-06-19 00:00

沿淮人民战胜淮患的第一年

第2版()
专栏:

  沿淮人民战胜淮患的第一年
本报记者 古维进
在千里治淮线上,我国勤劳勇敢的人民,积极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已获得辉煌的胜利,写下了光辉灿烂的史页。
在寿县正阳关南堤,民工王善清抚今思昔,向我谈起过去国民党反动政府“治淮”时的腐败情形。他说:“民国二十一年,正阳关设立了导淮分会,老百姓以为真要治淮了,都很高兴。谁知道导淮人员挂起招牌不作事,成天吃喝嫖赌,弄得正阳关的妓院增加了许多家。当然,他们也做了测量绘图之类的‘工作’,但是老不见动工。大水年年淹,把人都淹苦啦。有一年秋天,老百姓跑到导淮分会去请愿。分会的人说:‘导淮的确很重要,不过还要请示上级批准。’过了好长时候,还是不见动静。老百姓又去请愿,他们就发火了。在那年十冬腊月,大风大雪的时候,他们故意叫老百姓上堤。许多人冻病了,冻死了。老百姓要求晴天动工,他们不答应。还大骂老百姓说:‘混蛋!要求动工,又要求停工,这不是存心捣乱!’这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请愿了,只是每年缴纳治淮费。要是把老百姓缴的治淮费都凑合起来,咱们用洋面也把淮堤打起来了。”王善清稍停了停,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正在施工的南堤,脸上忽然闪出光泽的笑容。他说:“现在和从前不一样了,毛主席是说干就干。不但修了淮河,还要以工代赈,救济灾荒。”他最后像作结论似的说:“国民党治淮,是哄骗老百姓的;人民政府治淮,是真正为老百姓的。”
我访问过许多民工,大家都是这样认识。这一认识,使他们对治淮的前途有了坚定的信心,激励他们拿出最大的力量,为治淮的最后胜利而奋斗。
沿淮人民因长期遭受水患,生活非常困苦。开始上堤时,许多人没有治河的工具,没有搭工棚的席子。有些人没有被子盖,甚至连路上的吃喝也带不起。但是,困难不能阻止他们,他们收集土炮、刀矛,打成挖土的铁锹;节省救济粮或卖掉土产,换取挖砂礓的洋镐、抓钩。在水灾严重的村庄,树木淹完,编土筐没有柳条,他们便冒着严寒下水,捞起苲草,背到数十里外的轻灾乡换土筐。没有被子,就互助解决。两家的男人上堤合带一床被。两家的女人小孩在家合盖一床被。其他困难,也以互借互济的方法解决了。这样,他们终于战胜困难,走上淮堤。
冬修期间,天寒地冻,工程的艰苦是可以想见的。但他们没有表现丝毫畏缩。灵璧县特等劳动模范翟士林下水修理抽水机的英勇事迹,就是千万民工的钢铁意志的缩影。在灵璧县工段,抽水机吸水的莲蓬嘴被泥沙和杂草堵塞,不能抽水,妨碍取土工程的进行。莲蓬嘴安放在三公尺深的水底,必须钻进水中修理。这时寒风凛冽,水上已结薄冰,钻到水中工作是很困难的。但是,英勇的翟士林默默地想着:庄家被水淹了六七年,石磙没有翻过身(即没有碾过粮食)。现在毛主席领导治淮,眼看今年的庄稼有了指望,我们吃点苦算什么呢!于是,他不顾一切,喝了几碗姜茶,脱掉棉衣,拨开冰块,便钻进水里去了。第一次从水中浮起换气时,浑身冻得像红虾,但是工作没有完成,他又钻进水里。第二次浮起换气时,浑身冻得发麻,肌肤变成紫红色,但工作还是没有完成,他又钻进水里。他咬紧牙关,一连下水二十八次,终于把堵塞莲蓬嘴的泥沙和杂草全部掏出,使抽水机活动起来。
春修开始时,新的困难摆在面前:男人都上了堤,村里的春耕生产怎么办呢?这时候,沿淮数百万妇女代替男子走上春耕生产的战线。她们组织了互助组,做着往年男人担任的一切活。没有牲口,就用人拉犁的方法耕地。有些落后的妇女不肯“抛头露面”下田,有些人还说拉犁不是人干的活。别人问她们:“毛主席号召治淮为了谁?”这一问,把这些想不通的妇女问醒了:自己如果不干,把男人从堤上拉回来下田,就会造成自己将来无穷的灾害呀!
当抗美援朝的爱国运动深入淮堤的时候,广大治淮民工更发扬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了。
在颍上县,治淮民工分队长邹坤海创造了挑土的新办法,使挑土的速度大大提高。这位劳动模范,过去的遭遇是十分悲惨的。民国二十七年蒋匪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水冲到他家乡的时候,他一家十八口人出外逃荒,其中十三口都饿死、病死或被日本鬼子杀死了。他在诉苦大会上诉出这一段悲惨遭遇之后,坚决向队员们表示:“我一定要尽快打好坝子(即修好堤),多打粮食,支援抗美援朝,决不让美帝国主义再把蒋匪和日本鬼子送回来!”他原来是用筐子抬土,一天只能抬二、三方,效率不高。他研究原因,主要是筐子大而笨重,两个人抬浪费力气。于是,他发明了用竹子编织箕子挑土的办法。竹箕子比筐子轻一倍多,一人一挑,来回轻便迅速。他又创造了“接力”运土的办法,大大提高了远距离运土的效率。邹坤海分队四十三个人,每人每天挑土的平均效率提高到五·○二公方,最高达到八·二公方(一般平均效率为三、四公方),创造了治淮沿线挑土的新纪录。
在皖北治淮沿线,优秀的民工们在筑堤中实行打硪,保证了工程合于标准。过去国民党政府筑淮堤不打硪,堤身稀松软无力,被水一冲就破。现在民工接受过去的教训,在爱国公约上一致提出保证工程合乎标准的条件。他们首先以木片硪打堤,堤身比较过去结实了,但因木片硪份量太轻,堤身仍不十分坚固。以后民工们发扬智慧,又创造了石片硪。最重的石片硪达一百二十斤,行硪以后,堤身就很坚实了。但有的地方经常遇见坚硬的马岗土,石片硪不能完全把土打碎,陈郢中队又以三、四百斤重的石磙行硪,这就把所有困难都克服了。
数百年来,沿淮人民每当淮河水灾到来,都是一批一批外出逃荒。今天,当政权掌在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他们对于自然灾害已经不是消极的躲避,而是不屈不挠的斗争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这是沿淮人民走向幸福的未来的开端。


查看完整版本: [-- 沿淮人民战胜淮患的第一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