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神话的沃壤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12月 -> 神话的沃壤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彭云 1985-12-30 00:00

神话的沃壤

第8版()
专栏:

神话的沃壤
彭云
人们都爱说连云港是神话的沃壤。传说《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镜花缘》中的小蓬莱仙境,写的就是此地云台山的景色。各种神话俯拾皆是:尧派大臣祭天于旸谷的太阳石,舜殛鲧于羽山的击鲧泉,秦始皇赶山填海的神路,入海求仙的徐福的故里……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些神话,可谁曾想到,当今,在连云港这块神话的沃壤上,人们正在把神话变成现实?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流传着青龙的神话:青龙被阿育王塔镇在地下几千年了,因而地下水总是流不出来。连云港市对外开放以后,钻井队开进山来。主持开发的是一位老同志,他发誓要在离休之前,为家乡的开放做一点贡献。根据民间传说和地表征象,他判断这里的地下可能有矿泉水。于是,拖着大病刚愈的身躯,南北奔走,请来了有学识的专家,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终于从地底下引出了纯净的清水,为经济开发和旅游事业提供了一项宝贵的资源。老人们说:这是对外开放,能人当政,把锁在地下的青龙救出来了。年轻人说:这是把神话变成了现实!
在这对外开放短短的两年中,连云港人不断地创造着神话般的人间奇迹。庙岭山被削去半边,填进大海,变成建设新港区的基石。六千七百米长的拦海大堤已经开工,它将象一条长虹与对面的岛屿相连,形成人造的大港湾。连云港初建于1933年,解放时年吞吐量不到六万吨;五十年后的1983年,年吞吐量达到八百五十万吨;按照开放后的进度,1987年便可达到两千万吨;而2000年将达到四千万吨。一个年产六十万吨的大碱厂、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编组站,都正在海边的原野上紧张施工,把那里的荒凉与寂寞一扫而清。内引外联也给连云港市的经济带来蓬勃的生机,河南等省投资准备兴建七个泊位,一百三十多个内联工厂相继投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工兴建,与外商合资经营的项目已见效益。
美丽的神话可以凭幻想编织,人间奇迹的创造却要流血流汗。所有这些神话般的奇迹,都是连云港人在两三年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出来的。在飞驰的载重汽车上,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在高高的钢梁上,在开阔的码头工地……到处可以看见流着汗水的面孔和奔波忙碌的身影。连云港人把编织神话的素质和天赋,全部倾注到现实的奋斗中去了。
莫泊桑有一句名言:“按照你的气质,用你最合适的形式,为我们创造一点美的东西吧!”连云港人正在神话的沃壤上,耕耘着,播种着,以大胆的、科学的想象力,以扎实的步伐,创造着胜过神话的人间奇迹。


查看完整版本: [-- 神话的沃壤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