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请看:两份新闻电报的遭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5年12月 -> 请看:两份新闻电报的遭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言彬 江世杰 1985-12-31 00:00

请看:两份新闻电报的遭遇

第2版()
专栏:

请看:两份新闻电报的遭遇
人们之所以喜欢用电报,是因为它准确、快速。但是,12月26日在唐山参加全国海水养殖会议的新华社记者和本报记者通过唐山市邮电局发回的两份新闻电报,却乱得出奇,慢得出奇:
25日22时至26日凌晨,唐山邮电局:两位记者出示证件,要求将两篇千字左右的稿件作为新闻电报发往北京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说:每份电报只能发七百字,两篇稿子必须拆作四份电报。记者不解,但依允了。稿子抄在电报纸上后,另一值班的男同志却说:每份电报不能超过四百字。记者请问为什么?对方只说是上级规定。无奈,只得依着他们把两篇稿子肢解为六份电报。这时,已是26日凌晨。记者问:这些电报北京能否在上午九点前收到?邮局的同志回答说:可以。
26日,北京,人民日报编辑部:上午八时半,有关部门收到电报两份,虽觉得内容不甚连贯,但还说得过去,于是送审并安排版面。可是,到下午一时半,又送来一份电报,原来上午来的两份电报是一头一尾,丢了中间。
26日,北京,新华社国内部:上午收到的两份电报,顺序也对,只是第二份上印有“待续”二字。等呀,等呀,直到当晚九时,另一百多字还没有“续”上来。稿子当天已无法播发,于是,只好与人民日报联系另行安排。
27日,北京,新华社国内部:海水养殖会议已于昨晚结束,稿子待续部分仍然未见踪影。为了争取时间,编辑同志立即向唐山挂发加急长途电话,直到下午才与记者联系上,并通过电话将“待续”部分传回。这条会议结束前发出的消息在会议结束后的次日才播发出去,第三天才见报。
29日,北京,新华社国内部:那早已失去价值的“待续”部分终于送来了。北京电报局的印戳是12月29日。
29日晚10时,新华社编辑部拨通北京电报局号码664800的电话联系,对方称此类情况还有不少,正待处理,已有许多电报给搞乱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样下去给广大用户带来的是什么?希望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过问一下。
新华社记者 王言彬 本报记者 江世杰


查看完整版本: [-- 请看:两份新闻电报的遭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