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海南两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1月 -> 海南两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86-01-27 00:00

海南两记

第8版()
专栏:

海南两记
李泽厚
五公祠
海南岛,心向往也久矣,这次算了夙愿。但原来遐想南国的椰林会带来异邦的情调,结果我的第一个突出感觉却是中华文化的大一统。记得在美国曾觉得“自然犹相似耳而文化各殊”,到这里倒恰好相反。其实,就拿自然说,除耸立着的高高的椰子树使久居北地的游客感到有些异样外,青山碧水,金黄色的收割了的田畴,点缀着一些悠闲漫步的大水牛……,也完全是一片江南秋色。语言听不懂,但那服饰、姿态、仪容,那笑脸、语调、表情,那些年轻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意见、看法、行为模式……竟和我今年在北京、在上海、在曲阜、在兰州遇到的是那样的相同或相似。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啊。这是好还是坏呢?不知道。但它反正已是一个由来久远的事实了。
当我们的第一个参观项目是五公祠时,这种现实的感觉便变成了历史的确证。凝聚在海南人心中的传统竟形象地凸现在眼前。“五公”是唐的李德裕,宋的李纲、赵鼎、胡铨、李光。他们或曾积极削藩巩固中央,或因主张抗金反秦桧卖国,都一度被贬到这蛮荒岛上。他们并无苏东坡那样的显赫文采,他们的事迹、功勋与海南也毫无直接联系,即使在中原似未见有祀奉的专祠,这些“贬官罪人”在这里却偏偏受到了如此的崇敬。这确乎使我有点震惊。那时候,从长安、从杭州贬到这里该是多么遥远,“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李德裕诗),巨大的时空阻隔倒突出了由这种伦理敬意所显现的文化统一性。遥远的海南原来与中原的命运息息相通,而真实的历史正义总存留在人们的心底。无怪乎五公祠内有好些精采的对联,如“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唐宋君王非寡德,海南人士有奇缘”……。无怪乎海南本身就出了位大家都知道的抗颜直谏刚正不阿的海瑞。
猴岛与石山
所谓猴岛乃是半岛。但由于要坐船涉水过去,我们还经历了几次“浪遏飞舟”,岛的印象就更自然些。我们在这个猕猴保护区里看到了一群猴子。猴子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我感兴趣的是记住了饲猴者的某些解说。他看来只有二十来岁,瘦瘦的典型海南人,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说得却非常诙谐。他指着那猴群告诉我们,一群猕猴一般有五六十只,其中必有猴王,常一正一副或一正两副,每年“竞选”一次,有力者胜;败者或臣伏或他走。猴王有特权,例如他可占有一些母猴,其他猴子只有当他不在时才能和她们调笑。可见,食、色都颇有一定的规矩和等级。这使我立即想起当代一些社会生物学家要把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衔接、等同起来。同行中有人开玩笑说,猴群没有终身制和世袭制,比人还“进步”一点。那么,人与动物的划线究竟应该在哪里呢?
来到海南应该讲海。我却总想起那不高也不大、但怪石耸立、曲径通幽很引人入胜的是石山。石山上有好些题刻,如“洞中有天天中有洞,山外无景景外无山”,都有特色。于是又一下联想起海南岛的最南端——那在海滩旁冒出的大石上刻着“天涯”“海角”字样的地方。这些只习惯于诗句中碰到的词汇,在这里似乎成了现实。面对那一望无际的茫茫海洋,接受的不仅是自然美景,不仅是一种浩大的独立的空间意识,而且人文的时间也融化于其中了。对自然风物的观赏变而为“俯仰成古今”的百年孤独式的宇宙感怀。自然与人文在这里渗透了起来,而相互支撑着……。这,大概是中国人总喜欢在自然名胜处留下文学的历史的自我意识印记的缘故?
难道,人与动物的划线也在这里?


查看完整版本: [-- 海南两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