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记作家马烽、孙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1月 -> 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记作家马烽、孙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玉良 惠金义 1986-01-31 00:00

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记作家马烽、孙谦

第3版()
专栏:

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记作家马烽、孙谦
新华社记者 杨玉良 惠金义
数九寒冬,朔风凛冽。然而电影《咱们的退伍兵》在山西省沁源县激起一阵热浪。1月7日,这部电影在县城试映,立即引起轰动。原来只打算放映一场,但许多没有看到影片的农民站在电影院门前久久不愿离去,有关方面临时作出决定:再加映几场。消息传开,十乡八镇的农民不顾严寒,赶会似地涌向县城。
若问《咱们的退伍兵》是怎么诞生的?那还得找这部电影的编剧——著名作家马烽和孙谦。
要想在太原市会会马烽和孙谦,那可真是件难事。因为这两个文学上的“老搭挡”,常常是相携而行,一年中总有好几个月在农村度过。
这一天,我们好不容易“捉住”了他们,问他们为什么总爱往下跑,马烽风趣地说:“因为我们是作家。”孙谦插话道:“不下大功夫熟悉生活,作家的帽子戴在头上就不那么实在了。我们俩都是写农村题材的,不下去,怎能写出反映八十年代农村伟大变革的作品呢”!
马烽、孙谦这样说,也这样做。
那是1982年初春,山西省农村已普遍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村的喜讯不断传来,马烽和孙谦坐不住了,便相约着下乡搞调查研究去了。
他们的行动路线是:雁北地区——忻州地区——吕梁地区——晋东南地区。马烽和孙谦每到一处,什么都听,什么都看,什么都问,什么人都接触,既从宏观上了解,也从微观上调查。
马烽和孙谦从雁北到晋东南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脚印:跑了三十多个县(市),一百五十多个村,接触了上千名群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马烽和孙谦想,当今农村迫切需要一批大公无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共产党员和村干部。他们的创作激情迸发了:塑造一个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农村干部的形象,来教育人们!两人经过反复构思,决定通过一个退伍兵的故事来表现这一主题。
马烽和孙谦风尘仆仆回到太原,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立即着手进行创作。就这样,电影剧本《咱们的退伍兵》终于诞生了。
岁月的风尘,在马烽和孙谦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今年,马烽已六十四岁,孙谦则六十六岁了。
说来也巧,他们都是在1942年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从那时到现在,整整四十四年过去了。
马烽和孙谦开始文艺创作之时,正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讲话。那时,他们为了写出好的作品,便首先深入到农村体验生活。马烽跋涉于吕梁山中,访问了许许多多的农村,接触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接着与西戎合作,写出了传世之作《吕梁英雄传》。孙谦则在晋西北的保德县一个区兼任文化部长,长期和农民吃住在一起,也写出了不少为人称道的反映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生产自救、减租反霸的作品。
全国解放后,马烽调到北京担任中国文学工作者学会(即全国作协前身)青年部副部长。离开了山西,离开了山西农村,他有点象断了线的风筝,没有着落。虽然他也不断往山西农村跑,但比起过去,是大大的不方便了。他决意离开北京,回山西。北京的生活条件比山西优越得多,而且他爱人也在北京工作,他还在北京买了一幢房子。因此,许多朋友劝他不要走,可他说:“老住在北京,我的艺术生命就会慢慢枯死。为了更好地深入生活,更好地创作,我什么都可以放弃!”于是,他卖掉了在北京的房子,1955年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到了山西。
孙谦也是这样。1952年,他被调到北京电影创作所工作。他也感到虽然北京的生活条件好,但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土,离开了他厮混熟了的山西农村,自己的作品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有的则显得不太真实,也决意回山西工作。1957年初,他也举家返晋了。
这两人回到山西,如鱼得水,迅速地奔向农村,体验生活了。孙谦的作品又有了生气,而马烽的作品又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回首往事,马烽深有感触地说:“生活中存在的东西,虽然很粗糙,但却是最生动、最基本的东西。过去,我不深入生活,就不会写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今天,不深入生活,同样也写不出《咱们的退伍兵》!


查看完整版本: [-- 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记作家马烽、孙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