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河西走廊的吉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2月 -> 河西走廊的吉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田 1986-02-28 00:00

河西走廊的吉兆

第2版()
专栏:

河西走廊的吉兆
新华社记者 林田
以往的印象,霜后的河西走廊,扫脸的是败叶,入眼的是枯草。然而,去年霜后我再去河西,居然见到许多地块还绿绿葱葱,洋溢着春的气息。当地的同志告诉我,这是毛苕子、箭舌豌豆。
它们是河西走廊大抓种草养畜的一个缩影,也是农业走向良性循环的一个吉兆。
河西走廊日照充足,又有祁连山雪水灌溉,但因秋末低温来得早,7月底麦收以后,除少量麦茬地复种一些秋菜或抢种一些晚秋作物外,大部分麦茬地都只能休闲,而八、九、十这三个月大量的光热和水资源就白白浪费了。另一方面,农田又因倒茬不合理和缺乏有机肥,地越种越瘦。有些地方为了“夺高产”,滥施化肥,更是掠夺了地力,加剧了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恶性循环。
十年前,甘肃农科院和甘肃农业大学的几位专家到河西摸索几年,先后试验成功把种草作绿肥与养畜结合的办法,在小麦抽穗时套种,或小麦收割后复种毛苕子、箭舌豌豆等豆科牧草。
这种办法使收过小麦的土地由空地休闲变为绿地休闲,并在绿地这个工厂利用日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草喂了畜,畜粪又肥了田,农业生态转入良性循环。
新的办法吸引了部分群众,八十年代初,河西耕地种草推广到了四五十万亩。
1982年冬,河西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次年夏天胡耀邦同志到甘肃视察后,省里落实“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战略方针,有关部门又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对河西种草进行了“百万亩技术承包”,向农民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1985年河西农村种草达到一百三十六万多亩,比1982年增长了一倍多。种草带动了第一阶段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的发展。1985年年底河西农村生猪存栏达一百三十四万多头,当年出栏九十五万多头,比1982年分别增长了50.5%和60.4%。同一时期,河西粮食产量也增长较快。
现在河西走廊一个被大家公认的致富模式或路子,即农作物种植业加上种草养畜,收入可提高50%到一倍,如果再办好加工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翻番。这条路子就叫“种—养—加”。
河西三个地区两市所属农村有耕地一千多万亩,其中水浇地近八百万亩(均为习惯亩)。现在耕地种草不到耕地总面积的15%,麦田套种、复种牧草也不到麦田面积的30%。专家们认为,除麦田种草可成倍增加外,沿山海拔一千八百米以上高寒农业区每年20%的轮歇地(约几十万亩)可以由空地休闲变为绿地休闲。再加上少量耕地正茬种草,河西农村种草面积达到三百万亩,比现在增加一倍多,也不会挤占粮田。草的利用,现在存放、加工浪费很大,还可大大改进。
养畜方面一个可喜的趋势是由以养猪为主向以养牛、细毛羊等为主转变。因为从把草转化为畜产品和经济效益来说,养草食动物比养猪更合算。同时由于省有关部门帮助河西各地建立了良种牛冷精配种站、点,技术人员对农民饲养细毛羊实行了技术承包,养牛和养细毛羊发展很快。仅张掖一个县,1985年饲养的改良种肉牛已达七千多头,细毛羊由1982年的一万多只发展到了五万多只。
我国著名草原学专家、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所长任继周认为,河西走廊农村种草养畜的路子,从生态系统的理论来说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它把草地与农田两个生态系统、农与牧结合了起来,既提高了光热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又提高了光合产品的利用率(作物的秸秆和皮壳等占了光合产品地上部分的一半多,没有畜牧业,大部分就浪费了,有了畜牧业,就可以和牧草搭配起来喂畜),这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查看完整版本: [-- 河西走廊的吉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