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
1986-02-28 00:00 |
发展基础研究的战略性措施
第3版() 专栏:
发展基础研究的战略性措施 本报评论员 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这是改革科技体制的又一项配套政策措施,是一项持续稳定地发展基础研究的战略性措施。 以往,基础研究项目由各部门、各地方按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管理、分别拨给经费,实行基金制后,项目审批和经费安排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统一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都是科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四化事业所不可缺少的。前不久,国务院明确规定:对技术开发项目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项目普遍实行合同制,这些项目将主要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合同取得经费。当时就有人担心:基础研究怎么办呢?现在清楚了,办法是实行基金制。 为了持续稳定地发展基础研究,国家决定继续拨出专款,并根据国家财政情况,逐年给以较大幅度增长。但在经费管理上,不再沿用传统的办法。过去基础研究由于分散管理,往往造成好几个单位上同一个课题,都在低水平上重复。一些思想活跃、有创造性见解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难以及时得到应有的支持。现在,实行科学基金制,就可以从根本上克服上述弊端。 科学基金制实质上是以科学家、专家民主管理为中心的面向全国的学术管理体制。实行科学基金制的中心是在科技发展规划、项目指南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开展竞争,择优支持。基础研究的领域极为广泛,而我国的财力有限,不可能都予以支持。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重视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针对我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点的研究工作。对于一时看不出应用前景,但对认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确有价值的工作,也要根据财力的情况给予支持。”国家科学基金会将根据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研究的主攻方向,颁布基金项目指南。谁的思想新颖、有创造性,谁的技术路线优越,谁就可以通过竞争得到资助。这样就能增加对某些真正有价值课题的资助,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这也能使一代有开拓精神的新人冲破论资排辈的束缚,冲破“部门所有”的罗网,脱颖而出。科学基金制将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面向应用,面向科学前沿,走向世界科学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