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昌邑县发展经济走新路 人才资源开发促自然资源开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2月 -> 昌邑县发展经济走新路 人才资源开发促自然资源开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卢殿洛 李香壮 1986-02-28 00:00

昌邑县发展经济走新路 人才资源开发促自然资源开发

第3版()
专栏:

昌邑县发展经济走新路
人才资源开发促自然资源开发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卢殿洛、新华社通讯员李香壮报道:山东省昌邑县把培养、开发具有一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农村建设人才,作为开发当地自然资源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昌邑县北邻渤海,有着广阔的滩涂资源;中部平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南部山丘有较多的矿产资源。全县具有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各类加工业、采矿业的优越条件。县委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挖掘智力资源,培养懂科学、懂技术的人,才能使自然资源发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为此,县委决定抓紧人才开发。
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入手,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从1983年起,全县每年都从县财政收入中拨出一百多万元作为职业教育经费。他们根据本县的实际,把十所普通中学改办成农业技术中学,重点培养开发自然资源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据统计,目前已培养出农学、畜牧兽医、林果、电器维修等方面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二百七十一人,在校学生达一千三百多人。
把培养、开发人才的重点放在培训回乡的高初中毕业生身上。全县有三十五岁以下的高初中毕业生五万多人,近几年县政府和教育局分别办起了职业技术大专班,从高考落榜生中选拔部分成绩较好的继续深造,毕业后回农村工作。乡镇自己集资办起了四所农业技术学校,许多乡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农业技术训练班,培训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乡镇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全县有五百一十八个村办起了农民技术夜校,有一千零九十六人参加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
由于昌邑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农村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开发自然资源工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被誉为“纺织之乡”的柳疃镇,过去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为大厂搞粗加工,传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近几年,这个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自己培训的办法,共培养了六百多名技术和管理骨干。他们积极开发新产品,更新改造旧设备,发挥了传统的纺织优势,使纺织业成了这个镇的经济主体。1985年,全镇有70%的劳力从事纺织业,纺织业收入达四千一百五十万元,相当于1978年全镇农业总收入的六倍。城关镇东店村高中毕业回乡的青年农民吴恩山参加镇里的农技训练班后,对蔬菜种植技术发生了兴趣。去年他自费赴武汉参加蔬菜生理生化检验学习班,回来后和父亲一起建了两个塑料大棚种植瓜菜,一年收入一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去年全村仅种蔬菜一项就收入六十三万八千元,人均六百六十元。


查看完整版本: [-- 昌邑县发展经济走新路 人才资源开发促自然资源开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