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苇 |
1986-02-28 00:00 |
谈谈树立职工的主人翁思想的问题
第5版() 专栏:
谈谈树立职工的主人翁思想的问题 蒋一苇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又是工人阶级的集聚地。通过对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搞好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职工树立起主人翁的思想,激发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这对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激发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归根到底就是要使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思想。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处于主人翁地位,又在思想认识上真正理解到这是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的时候,他们就必然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企业,对待社会,对待国家,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如何培养和树立这种主人翁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采取不同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方法。 建国初期处于革命与建设的交替时期,绝大多数职工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他们即使在旧社会没有亲身经受过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至少也看到听到过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新社会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在社会上受到尊重,在生活上得到改善和保障。由于有了这些重大的变化,只要采取新旧对比、忆苦思甜等阶级教育,就很容易激起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的责任感。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早已过去,四化建设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职工队伍大大扩大了,绝大多数职工是在新社会成长起来的,对旧社会缺乏感性认识;职工的文化程度提高了,思想复杂了;由于对外开放,他们看到听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也与旧中国的旧社会有些不同。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启发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思想,靠新旧对比的阶级教育已经不够了。 但是,树立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思想,仍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是要根据历史新时期的特点,提出新的内容。 首先,要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史的教育,使广大职工群众正确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不仅仅是要打破旧世界,更重要的是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新世界。中国的工人阶级应当有志气也有能力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远大理想固然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摆在我们当前的具体的理想,就是通过改革,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 第二,要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的实际情况,对职工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广大职工群众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什么是资本主义。既不能把资本主义国家说得百孔千疮,一无是处,要承认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管理上都存在着先进的一面;又要认识它的基本矛盾和腐朽没落的一面。要从本质上分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也不回避社会主义在建设中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而走的弯路和面临的困难,使职工既认识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又清醒地看到它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需要用创新的精神去实现它。 第三,在以上基本教育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职工来说,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培育。从思想体系来说,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集体主义则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老一代的职工可以通过新旧社会对比来接受社会主义,新一代的职工则需要通过集体主义的实践和认识而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谓主人翁思想正是立足于集体主义的思想。一个人如果是个人主义者,就不可能对集体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思想;一个人如果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不热爱自己所在的集体,也不可能关心社会、热爱祖国。因此,在职工群众中树立社会主义的主人翁思想,必须从培养集体意识入手。把个人和集体联结在一起,从关心小集体,到关心整个企业,关心整个社会和国家,是集体主义和主人翁思想的自然形成过程。也许有人会担心,培养集体意识会不会形成小团体思想而闹本位主义呢?这种偏向也可能发生。但是正确的集体主义思想,正是要引导职工认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正确关系。认识的局限性要在教育与实践过程中去逐步解决。 第四,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还要加强对职工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要进行国际主义教育,防止狭隘民族主义和盲目排外的倾向。外国一切对我国有用的先进经验,我们都要认真学习、占有,同时又要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把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 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当然不限于以上四个方面,但是从历史新时期的特点看,这四个方面将是必要的内容,是树立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主人翁思想所不可缺少的内容。 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思想的树立,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认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现实生活确实保证职工群众处在主人翁的地位上,这就要靠经济体制的改革来实现。人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来源于现实。一打宣言不如一步行动。如果职工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自己确实处于主人翁地位,进行树立主人翁思想的教育就会成为空话。正因为这样,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反复强调了依靠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保障职工群众在企业中主人翁地位的必要性。 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如何在涉及职工权益的具体制度方面很好地贯彻落实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这一原则,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探讨。例如: 在企业的领导制度方面,为了贯彻依靠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原则,就应当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在职工民主管理基础上的厂长负责制,赋予职工代表大会以一定的民主决策的权力。如果职工在企业的重大决策方面无权过问,就很难说明职工在企业里具有主人翁的地位,也就很难要求职工发扬集体主义思想,以高度主人翁的责任感承担对企业生产经营好坏的责任。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除了少数企业(如铁路、邮电等)应该由国家直接经营外,绝大多数应当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由国家委托企业职工承担生产经营的责任。所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两个“自”,应当指的是全体职工,由全体职工作为法人主体,这样才能符合职工当家作主的原则。 在企业的分配制度方面,必须改变过去分配体制所形成的观念:似乎职工是国家的“雇工”,由国家向职工支付工资和奖金。这种由国家直接分配的体制,既形成“铁饭碗”和“大锅饭”的弊端,也不利于职工彻底摆脱传统的雇佣观念,是阻碍职工主人翁思想树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果由全体职工行使经营决策权,同时承担盈亏责任,就会使职工利益和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联系起来,从而改变旧的分配观念。职工的收入不是取决于国家的给予,而是依靠企业集体的努力去创造。劳动成果大,经济效益高,企业的收益就多,按照国家规定的比率从中提取的职工工资总额也就大,否则就相反。工资总额应当是企业集体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体现,然后再用这个工资总额在企业内部按个人劳动贡献大小分配。实行这样的分配体制,就会形成一个明确的观念,即职工的收入多少是靠自身努力得来的,不是国家或别人给予的。这就有利于彻底打破传统的雇佣观念,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问题。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使职工亲身感受到自己确实处于主人翁地位,再辅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广大职工群众真正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