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这样的“公司”该不该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3月 -> 这样的“公司”该不该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德民 1986-03-31 00:00

这样的“公司”该不该办?

第4版()
专栏:

这样的“公司”该不该办?
本报记者 李德民
首都北京,高楼林立。在建国门南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三间低矮的平房,挂着“北京市三·八家务服务总公司”的牌子。这家公司,是北京市妇联为城市居民介绍保姆开设的。在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时候,它同主办单位——北京市妇联脱钩了。现在,它的命运如何?它挂了块“公司”的招牌啊!
过罢“三·八”,记者就“家务服务总公司”的事情两次走访市妇联。谈起公司的事业,妇联的同志眉飞色舞。1983年年底,为了解决妇女家务重、孩子入托难的问题,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这个公司。两年多来,她们为一万五千户介绍了一万一千八百名保姆。在学校寒、暑假,还介绍千名大学生到八百户人家当家庭教师或做家务。
妇联的同志提供了几个数字,说明北京保姆问题的紧迫:北京二百六十多万户,其中七十六万户是双职工,幼童入托率仅38%,不少年轻的母亲请长假在家带孩子,还有病人、老人、出国人员家里有许多困难。据抽样调查,北京需要四万多名保姆。现在请保姆的,不象过去只是极少数高级干部、知名人士,现在到妇联请求介绍保姆的,有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双职工的年轻夫妇。以去年为例,在请保姆的居民中,工人和一般干部各占30%多,知识分子和个体户各占百分之十几,郊区农民请保姆的也不少,占7.8%,这是近两年的新变化。
据妇联的同志介绍,这些保姆一般是二十五岁以下的农村姑娘,来自皖、苏、冀、豫等地,大多有初中、小学文化,除了食宿,一月低的收入二十五元,高的四十多元,平均三十元,总收入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城当保姆,为的是挣一些钱,为家里盖房,为哥哥娶妻,为弟弟上学,为父母还债,有的是为了进城开眼界,见世面,还有的背着书包当保姆,白天干活,夜晚复习,准备高考。用户乐意请公司介绍的保姆,因为她们持有当地政府介绍信,有医院体检表,还可签合同,双方心中有底。
记者在公司门前目睹了用户的焦急和热情,也目睹了保姆的自尊和大方。有位年轻的建筑工人,家中有个六个月的小宝宝,他说,管吃管住,工资三十五元,孩子带得好,额外有奖。他说:“有了保姆,我爱人上班一月可拿一百多元,我们两口子收入四百来元,保姆请得起,没有困难。”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显得比较拘谨,还有困难。他们付不出较高的工资,又急需保姆。这些来当保姆的农村姑娘,衣着都很时髦,她们谨慎地进行比较和挑选,掌握着干或不干的主动权。据公司的同志说,她们为一位炊事员介绍了一位河北姑娘小刘当保姆,照看他家有残疾的孩子。小刘对炊事员的工作支持很大,被公司评为优秀服务员,出席了妇联在首都剧场举行的庆祝大会,家乡党组织结合她在京的表现,正考虑吸收她入党。
公司的事业是兴旺的,妇联的同志也有一些忧虑,她们面临许多困难。一是没钱,介绍成一个保姆,用户和保姆各交押金和登记费六元,公司的房租、水电、临时工工资每月需开支二千多元,这就需要至少介绍成一百七十个保姆。二是没房,三间平房是租的临时建筑,许多手续只好在街头办。妇联想对保姆作些烹调、缝纫、带孩子、用电器的短期培训,还想到外地组织保姆和加强同用户的联系,都有困难。没钱、没房还不太在乎,最头疼的是挂了“公司”的牌子,心里不踏实。她们说:“当初如果起个服务站、介绍所之类的名字,就可免掉许多麻烦!”办这公司,妇联的干部没得一分钱,鞋子磨破好几双,还提心吊胆,怕说不符合政策,违反规定,更怕在整顿公司时“一刀切”,把这只服务不赚钱的公司给“切”了。现在,妇联的干部和公司是脱钩了,但脱钩给公司的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干部不属妇联编制,没有地方开工资,妇联又不能瞅着公司不管,她们还操着公司的心,办着公司的事,不过得拐弯抹角想点办法。
“这样的公司该不该办?”我觉得答案应该说是明确的:这样有益于社会的公司应该办,它不属于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应该办得更好,应该受到主办单位更有力的领导和支持。


查看完整版本: [-- 这样的“公司”该不该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