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读《光绪评传》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3月 -> 读《光绪评传》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孔祥吉 1986-03-31 00:00

读《光绪评传》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读《光绪评传》
孔祥吉
在清朝十个皇帝中,光绪皇帝是人们谈论较多的一个。光绪既非名震遐迩的开国之君,也不是政绩赫赫的中兴之主。然而,晚清以来,人们却对这个衰世的帝王有过许许多多的评论。先是亡命于日本的康有为、梁启超,称颂其“舍身忘位而变法”的无上圣德,继而又是章太炎一帮人,批评变法“其迹则公,而其心则只以保吾权位也。”建国以来,有关光绪评价的论文也有数十篇之多。但是,除了本世纪初日本的大久平治郎写过一本名曰《光绪帝》的小册子之外,还不曾有过一本象样的传记。孙孝恩同志新近完成的《光绪评传》(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缺。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可称为《评传》的特色之一。近年来,在戊戌变法史研究中,对于光绪的争论十分激烈。一种意见认为,光绪在百日维新过程中,表面上接受了维新派的主张,实际上还是走的张之洞等洋务派的老路子。作者不赞同此种见解,但并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着重分析了《马关条约》签署后瓜分豆剖、危如累卵的时局。光绪由愤不欲生,进而到拔擢新进,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他在政治上同情维新派,支持开制度局于宫中的建议;经济上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甚至于连枪炮船械亦允许民间设厂自造;在新旧两党壁垒森严的对立中,他旗帜鲜明地站在维新派一面,冒着很大风险惩处了愚谬守旧的许应骙 、怀塔布等顽固派,甚至将李鸿章等洋务大员逐出总理衙门。于是,作者得出结论:光绪身上尽管还有封建阶级的印迹,但其行动却顺应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是维新的皇帝。作者结论是否正确,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商讨的学术问题。而这种心平气和地进行探讨的文风,无疑是应该提倡的。
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在评价事件与人物时,应该注重具体分析,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力图避免那种“爱则欲其扬,恶则欲其抑”的倾向。《评传》是力图这样做的,这可由作者对义和团运动中光绪的评价得到证明。
近代中国民族灾难极为深重,时常遇到帝国主义列强入侵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常常出现主战与主和之争。一般说来主战派是爱国的,主和派是卖国者。甲午战争中的帝后党争即是如此。然而,这种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的。作者在分析义和团运动中的光绪时,认为从阶级地位来讲,光绪与慈禧在敌视人民群众这一点上并无根本区别,但是,光绪反对在兵力“不足恃”的条件下与八国同时开战,不主张“以民命为儿戏”,力图通过议和维持现状。这意见比慈禧、载漪等人不考虑给国家和民族会带来何等严重的后果,一味以开战而“快其私愤”的颟顸做法就高明得多。作者认为,处于逆境中的光绪,面对列强交迫、大局垂危的严重局面,仍“宵旰忧劳”,不时流露出欲强盛中国的宿愿,仍不失为一个开明帝王。这种分析充满了历史感。
在写作技巧上,作者不仅仅局限于评论一个光绪,而是对其周围的人物也用一定笔墨进行描绘。如甲午战争中既写翁同和,又写李鸿章,戊戌变法中既写康有为,又写他的对立面慈禧及荣禄等人物。作者将光绪放在这种不同政治派别人物的尖锐剧烈的冲突中,加以鉴别述评,既揭示了光绪“不甘作亡国之君”,欲将旧法尽变,将老谬昏庸的大臣尽行罢黜的积极奋进的一面,又分析了他生性怯懦,虽有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的念头,却无勇气冲破旧的封建樊篱,关键时刻不敢“有拂圣意”的历史局限。作者对次要人物的评论着墨不多,但却收到了烘云托月功效。
《评传》的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作者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史实,似乎还应进行更加缜密的考订。即以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而论,作者经考订认为,是书戊戌正月“得达御览”,光绪读到不忍见“煤山”前事及“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时,更触动了他的忧危之心,激励了图强之念,且谓“非忠肝义胆不顾生死之人,安敢以此直陈于朕前乎”云云。其实,这很可能是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里的附会之说,虽然长期被史家采用,流传甚广,却很难说是信史。据《杰士上书汇录》及总理衙门王大臣《代递折》记载,《第五书》由于守旧大臣的阻隔,似乎并未达于朝,光绪何以得见?再有光绪赐康有为“密诏”亦有类似情形。
光绪在紫禁城度过了三十多个寒暑,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史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光绪朝的文献。《评传》作者倘若能从这些浩如烟海的档案史料中,提炼出有关光绪生平的第一手资料,对若干章节进行补充订正,无疑会使这部人物传记更加充实。


查看完整版本: [-- 读《光绪评传》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