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农村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综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4月 -> 农村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综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86-04-30 00:00

农村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综述

第2版()
专栏:

农村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综述
1985年初在全国范围进行了一次农村调查工作。历时数月,共调查了二百七十二个村、三万七千四百二十二户和九十三个乡、七十一个县。这次调查,是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按照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的部署,由二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西藏)党委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有八千多人参加了实地调查。
城乡分割的状态有所改变
调查表明,随着农村改革的开展,农村各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关系正发生新的变化。
据调查,从1979年至1984年的六年中,各调查县的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一点一倍,各调查村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增长一点四倍,各调查户的人均纯收入增长一点六倍。1984年底,人均纯收入五百元以上的高收入户和二百元以下的低收入户,各占调查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余四分之二的户人均纯收入在二百元至五百元之间。尤为可喜的是,农村的商品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商品率有较大提高。粮食的商品率摆脱了长期在20%上下徘徊的局面,达到33%。在调查户中,商品性收入已占全部家庭收入的59%,农民正在逐步成为商品生产者。在调查乡的各业总收入中,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六年中,第一产业收入增长一点三倍,第二、三产业收入增长二点三倍。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第二产业由6.7%上升到13.3%;第三产业由6.2%上升到11.3%。乡村居民就业门路的拓宽,使社会购买力随之提高,商品交换亦随之发展,使城乡分割的状态有所改变,城乡经济交融的局面开始出现。
家庭承包成为种植业的主要经营形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首先是在农业领域内恢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显示出极大的经营活力和管理弹性,将成为我国农村种植业长期不变的主要经营形式。农民怕变更这种形式,反映出他们对集体经济旧模式改革成就的肯定。
合作与联合的趋势也在发展。原来的集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扎实的发展。新的经济联合体发展得更快,在调查县中其户数已占总数的3.2%,从业人员占总劳力的3.4%。调查揭示,农村的合作与联合,产生于两种性质的需要:一是农户自身生产要素不完备,需要靠互助合作解决。如调查户所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中,有15%是与他人共有的。二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农户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益需要在某些环节上建立服务性合作。在第二、第三产业中,这种需求尤为迫切。
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待深入
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有待深入进行。粮食,由于城市价格尚未放开,还是两重价格制。蔬菜,在中小城市放开了,在大城市尚需进一步改革。生猪,时而限购,时而派购。木材也还没有真正放开。农民对市场风险的承受力还很薄弱,国家经济控制系统尚不完善。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城乡改革进入同步发展,统一市场的范围日益扩大,使农村自然经济痕迹随着旧体制作用被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取代,才能最后解决。
从近年的供销情况看,对于粮食、猪、禽及某些生产资料价格放开的承受力,农村弹性要大于城市,证明改革后的农村在实行和完善市场调节方面具备了先走一步的条件。我国粮、棉、油、猪、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已基本可以满足目前消费水平的需要,这就为改革统派购制度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如果回到旧体制上去,必将引起统派购产品生产的萎缩。必须将这方面的改革推向深入,直至最后成功。
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具体分析
调查材料表明,一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的兴趣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种粮比较利益下降。前几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农民所得好处,有不少部分为近年农用生产资料提价、税收和各种田亩摊派费用增加所抵消。同时,与其它多种经营项目比较,粮食的盈利最低。调查所得数据是,1984年粮食亩均净收入八十五元,经济作物亩均净收入一百七十二元,相差一倍。平均每个工日的收入,种植业为四元九角,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八元四角,商业饮食业为八元六角,运输和工业品加工业为十五元。平均计算,每个调查户四点八人,二点六七个劳力,承包耕地八点三五亩(平均分为九点七块),靠这样小规模经营粮食生产,仅能果腹,不足以致富,因而农民往往愿意把资金和劳力投向其他经营项目。当然,在多种经营发展不足或经济作物面积已经饱和的地方,农民种粮仍然是积极的。经济作物和工副业产品是受当前市场容量所制约的,只要实行必要的粮食生产保护政策,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从长远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对策,在于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长期投资,进行技术改造。目前,则需要实行和完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办法,搞好有关的服务工作,稳定或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适当减少合同定购的数量,扩大议购数量,使农民能从增加粮食生产中真正得到好处。
急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近几年来,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大多为工副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没有什么增加,基本是靠吃“老本”过日子。大部分调查点的机耕面积缩小,自流灌溉面积减少,耕地也是逐年减少的趋势。仍然相当脆弱的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同“七五”计划对农业的要求很不相称。
据统计,1984年平均每个调查村投入的生产资金总额中,国家无偿扶持的占1%,集体投入的占53.6%,农户投入的占39.9%,新经济联合体投入的占5.5%。其中,用于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占19.9%,用于流动资金的占80.1%。从资金投向看,无论是集体还是农户投入的资金,主要都是用于工副业生产,而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很少。从多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必须在“七五”期间提到重要位置上来的。
繁荣农村的长久之策
调查表明,农村的基层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大部分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过去在吃“大锅饭”时期干部武断专行,压制民主,多记工分,群众报之以消极怠工、乱偷乱拿的风气已基本改变。但是,在新形势下,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有些干部作风不纯,以权谋私,脱离群众。各地正准备通过农村整党,整顿和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改进工作作风。
农村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迷信、赌博、拐卖妇女、传播黄色书刊录象等也有所滋长而未得到及时解决。关键是缺乏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替代措施。在农村工作中,只抓物质文明建设是不够的,还要抓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农民文化水平低,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障碍。在调查的村庄中,文盲比例较大,即使稍有文化的人也多缺乏专业技术。应当按照当地财力、物力许可的程度,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尤其要抓好专业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培训农村各种人才。这是繁荣农村的长久之策。
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改革和转变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一次调查,不可能穷尽我们的认识,需要在此基础上,作长期的连续观察,追踪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形成农村调查的网络和制度,使各级领导的决策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全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查看完整版本: [-- 农村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综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