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4月 -> “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唐弢 1986-04-30 00:00

“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第8版()
专栏:

“一思而行”
——关于“寻根”
唐弢
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写了一部书,名《根》,副题《一个美国家庭的历史》,出版后轰动一时,成为1976年美国的畅销书。书中这个家族的祖先原住非洲,倒数第六世祖昆塔·肯特从冈比亚被白人贩子掳到美国。小说写了昆塔年幼时的自由人生活,他和他的子孙在美国黑人奴隶制下苦难重重的经历。真实动人。有人甚至认为在描写黑人作品中,这部书可与斯托夫人的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相媲美。
这部书是不错的。个人觉得它的艺术感染力不如《汤姆叔叔的小屋》,却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根。
许多作家随着都去“寻根”了。
我以为在美国发生这一现象是对的,合乎逻辑的。他们的人民来自非洲,来自亚洲,来自欧洲,来自爱尔兰、荷兰、德意志、波兰诸国,一部分则是犹太人。他们远离故土,几代人在新的环境下生活,在新的条件下成长,付出同等劳力,往往得到彼此互异的待遇。为了追踪那些阶级、种族、肤色等等偏见和歧视的来源,也为了解开“因为缺乏归属感而觉得身为黑人是可耻的”(阿历克斯·哈利语)的错觉,于是乎产生“寻根”的念头,写成“寻根”的小说,情理自然。从这点出发,我以为“寻根”只能是移民文学的一部分,“寻根”问题只能和移民文学同在,如果不是移民文学,也就无所谓“寻根”、无从去“寻根”了。
奇怪的是:在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我们华夏民族的广袤国土上,居然也出现了“寻根”的呼声,有人甚至用“寻根意识”的强弱来判断一篇作品的优劣:“寻根意识”强,行;弱,不行。而核其所谈,有的是民族特点的发扬,有的是民族传统的继承,有的是民族气质、性格、道德、内涵以至纵向的地方色彩和横向的时代精神等等,包罗万象。这些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都不是什么“根”。“根”是民族、国土的本身,而不能降低为仅仅是依附于民族、国土上面的一些派生出来的东西。
在我看来,也许散居世界各地、乃至加入了外籍的华人作家,有一天会萌发“寻根”的念头;也许生长在台湾、曾在荷兰殖民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长期居住的作家,有一天会萌发“寻根”的念头,也就是人们说的海外作家的“本土性”问题。除此之外,先生们,难道你们不是中国人、不是彻头彻尾地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吗?还到哪里去“寻根”呢?
我要向这些“寻根”的朋友们说几句过心的话:
不要寻了!“根”是你们生命的起点,“根”就在你们的脚下,踏实些,再踏实些吧!
鲁迅先生曾作《一思而行》的短文,鞭挞了趁队起哄的社会现象;现在又出现不假思索、随声附和的情况。在起哄之前,附和之前也想一想吧。
(1986、4、19夜)


查看完整版本: [-- “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