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谈谈诺贝尔文学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6月 -> 谈谈诺贝尔文学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文俊 1986-06-29 23:00

谈谈诺贝尔文学奖

第7版()
专栏:

谈谈诺贝尔文学奖
李文俊
漓江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要评价这套丛书还得从诺贝尔文学奖说起。
从1901年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算起,已经过去了八十五个年头。这期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别的原因,奖金有七年没有颁发;但是又有四次,奖金由两位作家平分。因此,获奖者到去年的法国小说家克洛德·西蒙为止,一共是八十二位。对于这些作家是否真正符合获奖标准——是“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如诺贝尔在遗嘱中所规定的那样,历年来差不多都有争论。而八十二人以外的许多作家——人们常常提到的名字有:托尔斯泰、左拉、瓦雷里、高尔基、鲁迅、乔伊斯、马尔罗——为什么没有授奖,种种议论,更是年年都有。争论到今天,能为大家接受的结论竟是这样一句有点象格言的话:获奖者未必伟大,未获奖者未必不伟大。
的确,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没有可以议论之处的。例如,八十二个人中,瑞典作家就有六人,以致后几次每逢瑞典人得奖,人们都戏称之为“家庭事务”。瑞典之外,挪威、丹麦各占三人,芬兰、冰岛各占一人,北欧获奖者总起来竟有十四个之多。北欧地处欧洲一隅,文学纵然再发达,得奖者占这么大比例总给人一种失重感。不过,话又要说回来,亏得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大提倡,人们才对北欧文学有较多的了解。这无论如何还是一件好事。何况基金是北欧人设置的,提掖本地区的文化,即使热情稍嫌过分,也是可以理解的。何况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北欧之外,还注意到了中、南欧与东欧的文学,使我们得以熟悉显克维奇和安德里奇的作品,得以知道埃里蒂斯和塞弗尔特的名字。我们也因此更加坚信,各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世界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果北欧地域倾向严格说不能算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缺点,那么,对于西欧(包括北美)获奖者过于集中这一点,主管颁奖的瑞典皇家文学院恐怕就很难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了。八十二人中,法国作家占了十二人;英国八人,加上两位爱尔兰作家,一共十人;德国八人,美国也是八人;意大利、西班牙均为四人。这些获奖者多数都是大作家,但是也有一些(特别是开头若干年的获奖者),在当时也未见得很突出,今天看来,更显得卑琐平庸,足见评选者有时还缺乏高瞻远瞩的大批评家眼光。可是,另一方面,世界上更为广袤的地区,尽管不缺乏优秀的文学,却始终没受到重视。亚洲迄今为止只有印度的泰戈尔和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加上1966年与人分享奖金的以色列人阿格农,勉强算三个。非洲则一个也没有。难怪日本有人直率地指出诺贝尔文学奖有“西欧中心主义”的偏向。对于拉丁美洲文学,瑞典皇家文学院也是较近以来,才改变对它的冷漠态度的。从1945年起,总共有四位拉美作家得奖。象聂鲁达、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样的作家得奖,固然使他们的声誉得以提高,但诺贝尔文学奖何尝不因此增加了自身的光辉?这样的工作多做几件,定可增强诺贝尔奖的权威性。
今天,诺贝尔文学奖的主管者认识到,他们应该象注意拉美文学一样地注意亚非文学了。据报道,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长拉斯·吉伦斯丁去年在访问日本时说:“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表扬非欧洲的文学,比如亚洲和非洲的文学。”他又说:“我们在从世界各国收集有关现代文学的信息。但是,文学不同于科学发明,语言是一堵厚厚的墙壁。对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非洲文学,我们是注意的。可是苦于没有好的译本,而文学作品却又需要通过阅读来作出判断。这真是个难题。”
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位负责人承认语言的隔阂是个问题,对于思想、感情的隔阂并未涉及。其实,正是后面这个因素,更大地影响着评选。从本世纪初不公平地对待托尔斯泰与左拉时起,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据文献记载,当年的诺贝尔奖的负责人说,托尔斯泰之没有入选,是因为“他对道德表示出怀疑的态度;作为一名文学家,对宗教缺乏深刻的认识,他居然还批评《圣经》”。从1923年起,高尔基几乎每年都被提名,可是主管者却以“和他祖国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政治活动”等为由,不予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不授予高尔基,却在1933年颁发给了长期居住在巴黎的布宁。布宁固然有一定的文学成就,但毕竟不属于苏联文学的主流。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索尔仁尼琴,这显然带有使苏联当局难堪的政治目的。当时的苏联报刊纷纷指责诺贝尔文学奖是冷战的武器、中央情报局的御用工具。这固然是一时的激愤之言,但是诺贝尔文学奖未能严守原定宗旨,恐怕也是事实。
诺贝尔文学奖没有授给过一个中国作家,这本不值得细较。但是它在1938年却授给了一个美国的所谓“中国通”赛珍珠,理由是她
“对中国农村生活所作的丰富而生动的史诗般的描绘,以及她的传记性的杰作”。如果为别的原因把奖金授给赛珍珠甚至授给任何一位更蹩脚的作家,中国人可以不置一词。可是偌大的中国仿佛没有一个够水平的写农村生活的作家,竟需要有人来代表,这种行事方式未免过于骄横。鲁迅就曾说过:“她(指赛珍珠)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1933年11月15日致姚克信)。时至今日,赛珍珠的作品是否有文学价值,已无需多费唇舌: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的考虑欠当,却已经成为定论。
总之,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文学奖金,它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但是它的判断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可能反映了世界文坛的真实情况,也可能没有。何况文学艺术不同于体育竞技,衡量高低优劣的绝对标准是没有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过重,更没有理由把夺得诺贝尔文学奖视为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同义语。对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可以学习参考,却不必模仿。中国作家只要写出了高水平的作品,世界读者的心中还是有一杆“公平秤”的。
以上所述,接触到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工作中的一些偏差,这并不等于说诺贝尔文学奖没有成绩。八十多年来,这个奖金评选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他们当中有罗兰和法朗士,有叶芝和肖伯纳,有托马斯·曼和海塞,有福克纳和海明威。即使不以文学创作闻名的获奖者如罗素和丘吉尔,也都有隽永、雄辩的小品或演说词可供欣赏。诺贝尔文学奖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世界文学。许多作家把得来的奖金捐作基金或奖金,鼓励了他们本国的青年作家。我们倘若顺着获奖的优秀作家的次序,读他们的作品,大致可以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他们的作品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他们的感性与艺术手段丰富了人类的心灵。因此,无论是作为学习资料还是参考文献,我们都有必要按读者的需要,区别轻重缓急,把获奖作家的优秀作品译成中文,介绍进来。这个工作,五四以来就一直有人在做。有不少作品还是我国介绍在前,作者获奖在后。其中的一些译品,如《约翰·克利斯多夫》和《苹果车》,出自傅雷、老舍这样名家之手,已经溶入中国文化,水乳难分。但是过去的介绍比较零乱,评论方面也不够深入。五、六十年代获奖的作家,更是介绍得不多。漓江出版社有鉴于此,在草创伊始即决定出版一套规模较大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这套书每辑十本,第一辑已经出齐,第二辑也在陆续出版。假以时日,这套较全的丛书会给我国的读书界提供一个饶有特色的小文库,当不是梦想。这套丛书所组织的译者据我所知都是有专业修养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多方搜集资料,潜心研究,写的前言序言都有一定学术水平。每部作品也都附有授奖辞与受奖演说,另外也尽可能附上作家生平年表、自传一类的有关资料。编者替读者设想,可谓周到。对于漓江出版社的编辑,我作为一个同行,由衷地感到钦佩;作为一个读者,我又因为能得到这么多优秀的读物而产生深深的感激之情。


查看完整版本: [-- 谈谈诺贝尔文学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