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机械工业老专家、质量协会顾问沈鸿 关于质量问题的一封信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08月 -> 机械工业老专家、质量协会顾问沈鸿 关于质量问题的一封信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86-08-30 23:00

机械工业老专家、质量协会顾问沈鸿 关于质量问题的一封信

第1版()
专栏:

机械工业老专家、质量协会顾问沈鸿
关于质量问题的一封信
在经济工作中要提倡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唯心论到哪里,那里是不会太平的。
企业领导要认真学习质量控制科学知识,不扎实打好质量控制基础,我们的产品质量永远也上不去。
本报讯 8月30日《经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我国机械工业老专家、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顾问沈鸿同志《关于质量问题的一封信》。《经济日报》为此所加的编者按指出:沈鸿同志“在信中对改进我国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议,言之谆谆,切中要害;他提出企业领导干部要认真读《质量控制手册》的建议,语重心长,意义深远;他关于改进抽水马桶漏水的建议和呼吁,对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是严肃的批评,也是治病的良药。”“这位为革命奔波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志,在他的垂暮之年,还是这样认真细致地关心质量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和企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读了这封信,能不动心乎?”沈鸿同志的信全文如下:杨波、于珍同志:
《经济日报》连登“雪花”冰箱质量问题,你们亲临前线“救质”,够辛苦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来必有因,其去也必有术。“雪花”是国货,我素所赞许。我第一台1974年买的一百立升,虽有些毛病,还可用;第二台1984年底买的一百八十五立升也不差。今年有个朋友问我冰箱谁家好?我推荐“雪花”,不意到家就坏,我向工厂反映后,修理无效,最后只好退货还钱。我这个算有些“识货经验”的工程师的名誉,也随之而打了折扣了,提倡国货决不能只依靠热情,必须有质量保证。昨天(8月23日)看《经济日报》来自“雪花”的报告——硬碰硬的第一招,才知道为了满足今年二十一万台指标,工厂招收三百多名农工,不经培训就上岗。由是想到,在经济工作中,还是要提倡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唯心论到哪里,那里是不会太平的。科学技术要为生产服务也已讲了多少年,看来还需要认真地、具体地去做。企业管理、质量控制、职工培训,这些科学的东西,必须真正下力量来做,长期坚持,才能真正见效。这些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发展,都来自西方,譬如“泰罗”制发源于美国,时间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离开现在快一百年了,我们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列宁是提倡苏联学习“泰罗”制,并且说,苏维埃俄国能否赶上世界先进,是取决于学会工作、取决于学习“泰罗”制这类知识。我们过去把“泰罗”制当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看待而加以排除,这是极“左”思想的一种表现。现在是提倡学习,但也决不是一学就会,有许多人根本还不知道,有许多人是口头上学习,而实际还在搞老一套,表面上可能是轰轰烈烈,而实际是空空洞洞。
 有一本《质量控制手册》,由质量问题权威、美国人朱兰主编,是当今世界名著之一,全书四十八章,二百万字,已由上海科学技术情报出版社出版。我在机械部门多次宣传。轻工业的方面品种,量多面广,影响社会非常之大。我看大有提倡学习之必要。象北京电冰箱厂这样大批量生产现代化工厂,并不下于一个汽车厂的生产,必须有“质控”全套科学知识,才能持久地保证有稳定的质量,有新的创造,才能和世界上冰箱平起平坐。所以我建议轻工部的重点企业,必须指定十位、八位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这套二百万字的书,来为本厂的质量控制打基础。至于象8月23日经济日报说“经过三天的整顿……一台台质量有提高的‘雪花’冰箱,源源不断走下生产流水线”,作为新闻报道,是可以的。如果据此以为改进质量就那么容易,那么全世界和我们国家这许多从事质量管理控制的工作者都将无事可做,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在这方面下苦功夫,我们的质量永远也上不去,永远也不会有新产品,永远落在世界后面。而你们各位将会永远去做“救火队”的工作。我身为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顾问,看了几天的报道,想起过去,看到今天,又推想到未来,提笔写出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沈 鸿 8月24日
还有一件,我认为看似很小,实则是有巨大经济意义的事,即抽水马桶漏水的问题。电冰箱一出毛病,不能制冷,或者耗电量大,或者零件损坏,都立即造成冰箱失效或电费太多,这人人都知道。而抽水马桶漏水,许多人都认为是小事,而全国几千万台抽水马桶的涓滴之积,一年漏掉几个大工厂!不能说不是件大事,这件事过去和轻工部门无关,现在因大量铜件,改为塑料,可能也有关了。
我在1977年因脚伤住北京积水潭医院,病房隔壁就是厕所,漏水之声扰了我的好梦。我帮他们修理,发现是设计错误,这是容易改正的缺陷,即橡皮球塞上下的直线运动,和起动杆的弧线运动(有时把球塞悬空在中间)的矛盾,如果把球塞改为弧线运动则立刻解决,病愈回家,做个试验,装在我家里的厕所抽水马桶中,漏水问题解决了,为此绘了个草图送谢北一同志,他似乎也很认真转下去了。以后我也忘了。
1982年11月住北京国谊宾馆参加党的十二大会议,宾馆新改造的厕所里,安装的抽水马桶是进口的美国货,球塞上下动作是弧形的,和我设想的似同出一辙。因之又写信告一位主管负责同志,他们说要彻底大改,正在谈判引进技术,其实根本不需要引进,也不必彻底改,最重要的是能把全国上千万台抽水马桶都进行改造,这才是最好的方案。1984年北京市大力宣传节水。我又写信给一位同志申述此意。我现在又在北京医院住院,住的三个病房,球塞还是照样上下直线运动,只是由原来的铜件改成了塑料。照样是涓滴不塞的漏水;照样还可以大便;照样大家叫节省用水!节省用水!
这个抽水马桶,就只是这个橡皮球塞作怪,塞不住水,而使我们国家因之遭受巨大损失!建委副主任、副部长、副市长都管不了,我也管不了,只是呼吁,只是可惜。看来你们也管不了,是件非常小的事情,而确有巨大经济意义。类此之事不知多少。轻工产品,尤其不少,故附及之,有机会请帮呼吁!    沈鸿又及
(此信发表时略有删节——《经济日报》编者)


查看完整版本: [-- 机械工业老专家、质量协会顾问沈鸿 关于质量问题的一封信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