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长江口掀起的冲击波——记上海市宝山县沪剧团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11月 -> 从长江口掀起的冲击波——记上海市宝山县沪剧团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武培真 1986-11-29 00:00

从长江口掀起的冲击波——记上海市宝山县沪剧团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从长江口掀起的冲击波
——记上海市宝山县沪剧团
本报记者 武培真
正当一些同志对戏剧的前景忧心忡忡的时候,上海市宝山县沪剧团异军突起了。这个位于长江口南岸、只有四十人的小剧团,两年半两出戏连演九百场。他们不仅驰骋上海城乡,而且不断到邻省开辟沪剧从未到达的“处女地”。两年前,这个当地报纸连广告都不愿登的剧团,今天已接待了首都、华东地区几十家报刊记者的采访。不少地、县中小剧团为其成功而鼓舞,一些大剧院也从它的振兴中得到启迪。
乱麻用的是快刀斩 三年前,宝山沪剧团人员臃肿,队伍老化,不少剧目无法排练、无法演出,1982年,演出只有二十八场。剧团内部矛盾重重,艺术水平下降,观众锐减,经济亏损到演员的工资70%要靠国家来补贴,不少人主张将其解散。为生存,为发展,大刀阔斧的整顿伴随着剧团的改革开始了。领导班子更换了,干部由任命改为聘任;工资改为浮动,责利挂钩;超龄者,退休;不适宜者坚决调出;同时广纳新秀,请进能人。他们发现十九岁的华雯是未露头角的沪剧“尖子”,便顶住各种压力坚决把她从外县调来。华雯进团后,立即演主角,她的精湛的演技,动听的歌喉,果然一鸣惊人,被广大观众和沪剧艺术家丁是娥、杨飞飞誉为“艺术新秀”。该团的沈瑶、袁新官等也成长起来。剧团领导听说有位待业人员和上海各家剧场都很熟悉,而且具有很强的宣传鼓动能力,便排除干扰“六顾茅庐”,将其聘来。就这样,大幅度的调整,使在编人员减少了30%,可剧团的能人多了、干事业的人多了。
力争上拿手好戏 1984年3月,该团正排《姻缘错》,看到荆州花鼓戏《家庭公案》的本子,其立意和剧情比《姻缘错》更好。于是他们立即改排此剧,并结合沪剧重唱、抒情的特色进行改革,增加了唱词,并加旁唱、对唱。在导演处理上又吸收了电影、话剧、歌剧等表演手法的长处。新戏上演后,观众大为赞赏,一年半连演五百五十场,创上海市最高纪录。去年,他们发现小说《东方女性》较好地讴歌了婚姻恋爱问题上的美德,便立即决定由编剧金人进行改编,并于去年12月与观众见面,目前演出已达三百多场。
无私才有号召力 今年6月份的一天,广播电台为控制播音时间,突然决定要删掉宝山沪剧团的一个钟头的节目。删谁的?凡是演员,谁不愿意在电台一显身手?团长刘银发毅然决定:“要压缩,就先砍我的”。刘银发是该团的主演,他一带头,问题便迎刃而解。该团负责人,都是吃苦在前、见利就让的带头人。副团长王文,一家三口至今住在亲戚家的斗室中。他是伴奏员,又兼会计、秘书,终日辛劳,从无怨言。支部书记戎志伟成天价忙到乘晚上最后一班车回家,他不要加班费,奖金也比别人领得少。
无私才有号召力,威信全靠公仆心。团负责人的模范行为带来了剧团的好风气。这个团很少有争角色、闹待遇的现象,以团为家、先公后私蔚然成风。尽管剧团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宿舍、洗澡间、练功房和办公室,但无人为此闹情绪。
服务至上的子弟团 去年9月的一个黄昏,上海长江剧场开演前,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赶往剧场看沪剧的观众大多被淋湿,有些人冷得浑身打颤。苍天无情人有情。正当一些观众准备“抽签”(退场)时,剧团的同志们从后台端出热姜汤,一碗碗递到观众手中。不少人深受感动,不住鼓掌。
这个团,不是坐等侍候、吃拿卡要的老爷团,而是服务上门的子弟团。有的地区遭了灾,他们义演捐款。有的中学想包场又缺资金,他们收半价。他们每到一地,都随时根据观众的作息情况和要求调整演出时间,总要帮助剧场搞卫生。居住、饮食条件差,他们不挑剔。有几位剧场经理告诉记者:“我们接待剧团,就愿意接宝山沪剧团这样的”。来自内蒙古草原的一位文工团长由衷地赞叹:“你们是长江三角洲的乌兰牧骑!戏剧界都象你们这么改革,就大有希望了”。


查看完整版本: [-- 从长江口掀起的冲击波——记上海市宝山县沪剧团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