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普及·坚持·提高——东海舰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侧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11月 -> 普及·坚持·提高——东海舰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侧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曹焕荣 1986-11-30 00:00

普及·坚持·提高——东海舰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侧记

第4版()
专栏:

普及·坚持·提高
——东海舰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侧记
本报记者 曹焕荣
11月23日,记者搭乘海军131舰从上海出发,去舟山参加海军东海舰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
从海军情况看,近一两年来,基层战士的成才要求有所变化。许多部队搞育才,一开始“小打小闹”。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战士不局限“补鞋修表种蘑菇、掌勺照相做豆腐”了,有的希望学习工厂特别是乡镇企业急需的生产技术,有的希望学习财会、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有的希望参加地方的业校、函授、自学考试等。两用人才的培养开始分出层次,一部分人正逐步由技能型向智能型发展。
另一个变化在于,战士们不满足参加“夜校”和那种三五天的“短班”,对一般化的“亦工”、“亦农”也不感兴趣。他们追求“正规”,达到以后“地方能承认”的水平。
这两种趋势,都在海军各级干部的关注之中。
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在会上提出:新的一年里,海军75%的退伍老战士要掌握一至两门民用技术。
领受这一任务的各部队首长,对实现目标是比较有把握的。因为,他们心里有底,从中央军委到海军的领导,前不久都明确地把培养两用人才纳入教育训练的轨道。这意味着,民用技术的培训,已和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文化学习合为“一体”,列为战士服役期必须完成的科目之一。
驱逐舰某支队开办的全军第一所“民用技术学校”,就颇有创造性。学校有正规的教学设施、大纲和考核制度,有固定的教师。记者看到百余名已完成军事训练科目的老兵,从流动的舰船走进学校,戴上校徽,正分别上船舶驾驶、机械修理、烹调、卫生知识等课程。据了解,类似的学校,海军各部队都在办。
培训工作的正规化,还在质量上体现出来。登陆舰某支队参加培训的人,都要按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技术等级标准学习。由地方、部队共同考核后,可领到地方颁发的证书。
军地两用人才,需要军地共同培养。上海一些工厂近两年来把帮助部队培养两用人才,作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重要项目。军舰去工厂修理,做到了“船进厂,人进校”,厂方还为战士办起函授,造就了一大批达到二、三级技工水平的能人。
记者从会上得知,除了前面提到的联合考核发证外,部队在师资、教材等方面也有待地方政府部门、学校、科协等的配合和支持。军队培养两用人才,很希望地方多提供一些人才需求信息。


查看完整版本: [-- 普及·坚持·提高——东海舰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会侧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