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朱德同志和国际友人在一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6年11月 -> 朱德同志和国际友人在一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高梁 1986-11-30 00:00

朱德同志和国际友人在一起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朱德同志和国际友人在一起
高梁
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开辟革命事业,在战事频繁、戎马倥偬之中,一面指挥对敌斗争,一面重视结交国际朋友,争取他们和世界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了解和支持。抗战期间,朱德同志有许多这样的感人事迹。
国际友谊的楷模
朱德同志对美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关心以及两人的革命友情,是国际友谊的光辉楷模。1937年1月,史沫特莱冲破重重阻难,从西安来到延安,朱德同志接待了她,还安排她到战火弥漫的华北五台山去观察和采访。经过一年,史沫特莱不仅对抗战形势和政策有了较深的认识,而且对朱德同志更加敬佩和信任。她写了不少报道,热情介绍八路军抗战的情况,并决心写一本以朱德同志生平为主题的书《伟大的道路》。
1940年9月,史沫特莱患病,经香港返回美国,继续写书。出于谦逊和对国际友人的关怀,朱德同志去信劝她不要再写此书,说“我的生平仅仅反映了中国农民和士兵生活的非常之少的一部分”。但是她坚持写下去。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她给朱德同志来信,热情地表示“我将支持新中国直到我死的那一天”,“无论如何,我已经知道新的中国政府终于成为现实,世界再也不会象老样子那样了。我活到亲眼看见我最大的愿望实现了”,“假如哪一天我能重返中国,我一定要亲一亲它的土地”。
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莱病逝在伦敦。她在遗嘱中要求把她的遗骨埋在中国,葬礼上奏她生前爱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她的遗物交朱德同志处理。朱德同志非常悲痛,将她的骨灰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并亲笔为她的墓碑题词:“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理解、信任和友谊
抗战开始不久,美国为了了解八路军的抗战情况,于1937年8月派海军陆战队军官伊万斯·卡尔逊来到五台山。朱德同志接见了他,并安排他到战地观察。
为了如实地把中国情况告诉美国人民,卡尔逊一度辞去军职,回美国专门从事写作有关中国的书。他在《中国的双星》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他所见到的八路军,并且热情地称赞朱德同志“有罗伯特·李的和蔼,格兰特的坚韧和林肯的谦虚”(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史迪威将军任中国战区司令。在他的努力下,于1944年8月派出以包瑞德为团长的美军观察组到延安,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是其中的成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热情欢迎并接见他们,朱德同志多次向他们介绍了八路军抗战情况。包瑞德在同美国记者谈到他同朱德将军会见的情况时称赞,他所见到的朱德将军,同一张口就向美国索要飞机、坦克的国民党将军们多么截然不同,朱德将军始终强调的是依靠人民的力量。
史迪威将军主张支持八路军抗战,反对国民党政府积蓄兵力策划反共。他因同蒋介石发生严重分歧,终于在1944年10月被美国政府调动回国。行前,他特意把他的夹克衫托人带给在延安的朱德同志,表示他的敬仰。当美国政府一年多以后派马歇尔将军出使中国并明显地采取支持国民党的政策时,史迪威含怒地写道:“马歇尔将军也创造不出奇迹。我是多么渴望扔掉我的铁锨,到那边去,扛起一支步枪,与朱德站在一起。”同外国记者交朋友
1944年6月,由二十一人组成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到达延安。朱德同志接见了全体记者,还接受了美国记者的专访,并亲自关心安排他们到部队和生产单位深入采访。记者们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回重庆后写了不少文章和著作。这些书拨开了国民党政府多年散布的层层迷雾,让大后方和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真相,看到了出现在东方的胜利曙光。
这几位记者对朱德同志的印象极深,备加赞赏。艾泼斯坦当时报道了同朱德同志的会见,这篇登载在《纽约时报》上的报道说:“他的表现是非常淳朴而理解人。他使许多人想起林肯的主要特征。从他的外表,一点也看不出他是身经世界上最勇敢、最残酷的多次战役的英勇司令员和战略家。相反,他象是每个人的慈父,在辛苦工作的一天之后,轻松地带着安静的微笑和智慧,来同大家谈论起他从经验中熟知的一切事情……”冈·斯坦在《红色中国的挑战》书中写道:“人民和部队都深悉和爱戴他那聪慧而深布皱纹的农民的面孔,因为他那不可抗拒的温暖和欢欣的笑容,使得每个人感到轻松愉快。他从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战士发展成为人民的领袖和战略家。”
自己家里的一员
当白求恩大夫在河北唐县不幸逝世时,朱德同志正在晋东南指挥战斗。他非常悲痛,于战事依然紧张期间,在司令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他号召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1939年底,当印度医疗队的柯棣华、巴苏大夫来到晋东南时,朱德同志热情地会见他们。后来,又派一个团护送他们从晋东南经冀中,到晋察冀根据地开展医疗工作。
1942年12月,三十二岁的柯棣华大夫因积劳成疾而病逝。朱德同志在延安参加了柯棣华大夫的追悼会,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悼念文章。他亲笔为柯棣华的陵墓题词,派人从延安送到晋察冀,题词写着:“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此外,他还写信给柯棣华的中国妻子郭庆兰同志表示慰问,把自己亲手纺的毛线捎给郭庆兰,请她给她的婴儿印华打成毛衣穿。随后,又把她们母子二人接到了延安。
凡是对中国革命事业有过帮助的外国友人,朱德同志都不忘怀。
抗战初期,周恩来同志在武汉结识了美国的鲁茨主教一家。鲁茨的小女儿当时不到二十岁,会弹一手好钢琴。她曾把她在武汉演出所得的收入,带到晋东南交给朱德同志,表示她对八路军的支援。1972年,中美人民经过长期隔绝后重新开始交往,鲁茨女士被邀来华访问。当她同她的丈夫在北京为他们在华创作的歌曲举行演奏会时,八十六岁高龄的朱德同志,同康克清、邓颖超同志一起,冒着初冬的寒风前去欣赏,并且亲切会见了鲁茨夫妇。朱德同志请他们坐在他的身旁,握住他们的手,心中充满无比的愉快和温暖。这是一次亲如家人的会见,也是朱德同志逝世前同外国友人最后的一次会见。
朱德同志关心外国朋友的事例很多,他对外国友人诚恳相待,平易近人,亲切相处,充满对朋友的温暖和责任感。他们之间的友谊闪耀着鲜明的国际主义光彩。
(注)罗伯特·李和格兰特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和北方的著名将领,林肯是当时的总统。(附图片)
朱德同志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


查看完整版本: [-- 朱德同志和国际友人在一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