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求 |
1986-12-20 00:00 |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所所长肖培根建议 中草药应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
第3版() 专栏: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所所长肖培根建议 中草药应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 本报讯 记者张敏求报道:以研究开发中草药为主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今年一年就有八项成果通过了鉴定;前年和去年鉴定的八个项目中有四项获得卫生部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这个所成立两年多来,在资源开发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可以说硕果累累。除了全所科技人员的努力以外,还同它有一位学术水平高、又注意市场行情的所长是分不开的。现在,所长肖培根的视线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转向国际市场。最近,他向记者谈了有关中草药出口的一些想法。 肖培根教授说,中草药是中国特有的优势,完全可以打入国际市场。据了解,南朝鲜仅人参一项,每年出口就达一亿美元以上。我国中草药出口潜力很大,但目前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肖培根教授被世界卫生组织聘请为传统医学咨询团的顾问。他曾出访三十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对世界上传统医学的情况十分熟悉。他介绍说,现在新药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一般开发一个新药需要十年左右时间,花费一千万甚至数千万美元。因此,国外许多人在找捷径,就对我国的常用中药发生了兴趣,因这是经过几千年应用实践所证实了的。此外,当今世界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从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而中药当中的保健强壮药非常之多,其独到的功能又是西药望尘莫及的。从这些情况看,中草药及其制品的出口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中草药的出口现状所以不能令人满意,是因为不了解国际市场的需要,眼睛只盯着东南亚各国,局限性太大,没有开拓欧洲、美洲的广大市场。要知道欧美各国对中草药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肖培根教授认为,必需十分注意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动态、变化,并加以研究和分析,作出正确的预测,指导药材生产。不仅从事外贸出口工作的同志要这样做,从事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也应有商品经济的头脑。 外国对中医中药了解不很多,做好宣传工作极为重要。南朝鲜每年邀请世界上研究人参的知名学者到国内访问,向他们介绍南朝鲜在人参方面的研究工作,然后请他们各写一篇有关南朝鲜人参的学术评介性文章,收集成册,再发行世界各国。这不是最好的宣传吗?我们的宣传工作也要跟上去,详细地、科学地向国外介绍我国的中草药及其各种制品。 增加出口,除了需要熟悉各国对进口药品的各种法规和要求以外,药材生产和外贸部门还要加强横向联系,与科研单位密切合作,解决药材方面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出口谈判时,请科技人员参加很有好处。 药物出口中的种种问题,集中到一点是体制问题。肖培根说,现在与药品有关系的部门不下十个,如卫生、林业、农业、水产、轻工、外贸等等,互不通气,各搞各的,因而产生了不少问题。甘草在世界上的需求量很大,有一段时间由于大量收购,我国的野生甘草资源遭到很大破坏,科研部门不得不研究甘草的栽种问题。因此,只有改革体制,才有出路,才能做好中草药的出口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