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12-29 00:00 |
长篇小说创作态势的估价与展望
第7版() 专栏:
长篇小说创作态势的估价与展望 本报讯 十二月十日至十六日,中围作协创研室、福建省文联及八家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上海文艺、作家、十月、百花、花城、江苏文艺)邀集全国部分长篇小说作家、评论家在厦门市举行长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新时期十年来,长篇小说的创作已逾千部,特别是近一两年,从事长篇小说创作的作家明显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如何评价当前长篇小说创作,有些同志回顾了新时期长篇小说在题材、手法、哲理意识诸方面的探求历程,认为这些成果已经在思想和艺术上为产生更有分量的史诗性力作奠定了基础。有些同志则对此持审慎的态度,认为当前长篇小说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仍处于探索、选择的阶段。他们从作家本体的状况来分析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与前景,认为具有伟大历史价值的“史诗性”作品需要有站立在时代高度的文化巨人来完成,而“巨人”的产生还有待时日。 与会者还就长篇小说这一概念的特质展开讨论。有的同志指出,现代长篇小说的极品未必非得是“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的史诗性作品”,长篇小说只要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建立起一个宏廓完整的生命与美的世界,就应该是我们所期望的上乘之作。对长篇小说特质的误解还导致了部分长篇创作徒有大的框架与视角,而对生活的观照流于肤浅或缺乏深刻的整体把握,局部内容充塞而整体结构松散。 有些同志还谈到了影响创作质量的其他因素。例如,一些较有名气的作家由于不愁作品发表,不愿接受编辑的修改意见,以至许多作品的篇幅结构大而无当,水分太多。中青年作家大多数是凭借生活积累的优势步入文坛的,取得一定成就之后,社会地位相应上升,在继续开掘他们以往的生活积累的同时,如何保持艺术生命的活力,也是应该给予警戒的。 (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