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模式”之变——苏南乡镇工业纪事(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2月 -> “模式”之变——苏南乡镇工业纪事(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凌志军 1987-02-28 00:00

“模式”之变——苏南乡镇工业纪事(一)

第2版(经济)
专栏:

  “模式”之变
  ——苏南乡镇工业纪事(一)
  本报记者 凌志军
对于那个举国闻名的“苏南模式”,苏南人自己竟是不大感兴趣的。苏州市委的老郑同志甚至对记者这样说:“苏南不该凝固在一个‘模式’中,它必须改变自己。”
真是怪事!“苏南模式”不是早已人人乐道了吗?尽管对它的理论概括至今仍是见仁见智,但其中主要之点似乎已不容置疑:实力雄厚的集体工业。多少人对它羡慕不已,苏南为何不肯拘泥于此呢?
记者这次苏南之行,经五市五县,渐渐感到他们确是持之有故。
苏、锡、常农村的集体工业萌生于50年代末。如今近3万个企业中,4/5是村、队办,1/5是乡、镇办。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真正可称有些实力的企业,不过2%。我们过去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实际大都是这极小部分的“大、洋、新”,而对为数众多的“小、土、旧”,人们就看得不多了。
记者一路有幸把这两类企业都看了一些,其间差别极大:明亮的大厂房与昏暗的小砖屋,自动流水线与老式小机床,仪表控制与手工劳作,无尘车间与泥水满地……更有一件很少有人注意的事实,在上百个产值亿元乡之间,还夹着一些根本没有集体工业的村庄。
不要小看了苏南内部的这些差别,因为变化就发生在差别中。
昆山县,传统农业区,工业起步比周围县晚了20年。直到1985年,它还是苏州六市县中的“小六子”。如果步别家后尘,靠集体点点滴滴的积累“滚雪球”,何时才能填补20年的差距?昆山不屑于此,它要“东揽上海,西联苏州,一下子打出高水平”。1986年,它到大城市里找名牌,攀高亲,借资金,引技术。县内纷纷挂起“上海分厂”的牌子,乡镇工业生产能力因此翻了一番。到年底,“小六子”成了“五哥”。同是集体经济,为什么比较弱的昆山一下子“超越20年”?奥妙正是国营经济的渗入。从更大范围看,苏南各市县中都有这种趋势。与城市大工业联营的乡镇企业,大约占总数的1/6,由此形成苏南农村中的骨干企业群。其生产力水平在徘徊了20多年后于两三年间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显然不是集体经济孤掌独鸣。
其实,百家纷呈的兆头很早就出现在苏南。在集体企业发展的同时,个体经济也在迅速增长。目前,苏、锡、常地区约有6万家个体企业。起初,他们纷纷出现于集体企业所不及的那些空间。随后又渐渐扩大规模,夺去了一些不适合集体包揽的行业。在常熟市徐市乡,个体针织业收入之高一度搞得集体厂的职工心绪不宁,以致乡党委在1984年接连三次讨论,要不要取消个体的织机。到1986年,乡党委终于发现那一米长的织机放在农民家里能赚钱,摆在集体的厂子里就吃亏。一咬牙关了十多家集体针织厂,搞起2000多家个体针织户。
在苏南,个体和集体经济各自为政,和平共处。但是,“并存”的局面并不能永存,它也在变化着。
常熟市琴南乡于1985年提出,
“真正为个体服务”。这个方针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经济的发展必会冲破一切人为的界限,使各种生产方式融汇贯通。于是,乡里投资上百万元建了个招商场。这里每日从早到晚,熙熙攘攘,人拥路塞,3000多摊位中4/5是个体运销户。他们将集体工厂的产品拿到这里来交易。这就出现了集体与个体互相渗透,共同完成产销过程的新格局。据说这里如有一个产品畅销,三天内必有另一厂家批量上市。在苏南,能胜此任的往往是集体工厂,但集体工厂对市场如此敏捷地作出反应,往往又得力于个体户的穿针引线。不少个体户收集了畅销产品的式样花色,到集体厂去订做、并且限期交货。这样,个体户便不仅是集体工厂产品的推销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生产经营的组织者。
20多年来,苏南走出一条以集体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苏南模式”,是可以的。唯须了解的是,任何一种经济现象都不是凝固不变的,恰好相反,苏南的未来必会走向融合。


查看完整版本: [-- “模式”之变——苏南乡镇工业纪事(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