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五上华山提议案——记全国人大代表潘松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3月 -> 五上华山提议案——记全国人大代表潘松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孟西安 1987-03-31 00:00

五上华山提议案——记全国人大代表潘松辰

第2版(要闻)
专栏:

五上华山提议案
——记全国人大代表潘松辰
本报记者 孟西安
华山,它以奇险称著于天下。1980年以来,经过不断地修葺,如今它以奇而伟峻、险而无危的姿容耸立在人们面前。如果人们登山揽胜碰见华山的管理人员,他们就会感激地说:多亏咱们的潘代表五上华山!
这位“潘代表”,指的是全国和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化工机械厂工人技师潘松辰。
老潘头次登山在1980年。那年“五一”,厂里组织春游。老潘和100多名青工结伴前往。西岳华山的巍峨峻峭和旖旎风光,吸引了如织的游人。当日他们下山时,发现“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咽喉”地段千尺?,由于“超负荷运载”,造成了严重的拥挤和堵塞:3万人下山,7000人上山,上下挤压,造成隘道侧的铁链断裂,数人摔伤;入夜,密密匝匝的游客还阻塞在半山腰上,点燃起团团山火。潘松辰想,我是共产党员、人民代表,有义务为人民排忧解难、保护国家山林。于是,他毅然领着8名青工,分头帮助游人扑灭了山火;接着,又与两名青工摸黑攀上华山西峰气象站,以人大代表名义向兰州军区发出抢险求援电报,使数万名游客在解放军和民警的协助下,化险为夷……
打这以后,华山的险情,犹如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在这年召开的陕西省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他写了一份拓宽整修华山路的建议。
翌年“五一”,潘松辰放心不下,二次重登华山,看到险情如故,游人有增无减。在当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上,他又和其他代表一起,写了修整华山、加强执勤保卫的提案。这一提案,得到部分采纳:有关部门着手研究修整华山的规划、增设了公安派出所。但是,整修华山的资金仍未得到落实,拓宽道路仍属纸上谈兵。1983年5月,华山再次发生险情。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奋不顾身抢救遇险群众的英雄事迹,强烈感染、触动了潘松辰:为人民办事,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有头无尾!一定要让华山险而不危!
从1981年到1985年,他先后在全国和陕西省人代会上,为华山的整修、道路拓宽、通电、引水以及资金和管理体制等,提出了8次议案。1984年,省上又拨款62万元;有关部门还贷款500万元,用于其它建设工程。
“这些钱,是否专款专用?”1985年12月,大雪刚停,他决定第三次上山。
当年12月4日至6日,他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积雪未消的山路,从玉泉院到青坷坪,再到气象站,从东峰到南峰又到西峰。虽然他几次滑倒,大衣也被汗水浸透,但当他得知专款未被挪用,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1986年3月,在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召开前夕,他第四次登上了华山,调查华山整修收尾工程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会上,他又就华阴火车站到峪口无路,常出事故以及西岳庙破损,急需筑路维修资金问题,写了新的提案。去年,国家又增拨专款80万元。在潘松辰的多次视察和催促下,华山道路的修拓、景观点的恢复等工程日新月异地进行着。过去,华山只向国内游客开放,今年春节,当他得知华山从4月份起,将向世界开放,并迎接海内外游客时,他激动不已,夜不能寐。2月2日,他第五次从西安赶到华阴,登上了“千山鸟飞绝”的西岳之巅。他欣喜地看到:长达12.5公里的新砌修的石阶梯道和平展山路,蜿蜒地盘上浮云缭绕的峰顶;千尺?、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古险道,新修了下山复道,增添了铁索护链;金锁关、毛女洞、下棋亭等十多处重新修复或筑起的新亭阁;防雨雪亭、拱桥、饭馆、旅社、厕所等分布在青山松石之中;五个山峰和各景观点安装上了20多部微波电话……真是情系华山看不够,今非昔比令人醉!潘松辰憧憬着华岳的美好明天,思索着六届五次会议上新的提案。他说:“路有尽头山有顶,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向雷锋学习,为人民、为华山、为祖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一辈子!”


查看完整版本: [-- 五上华山提议案——记全国人大代表潘松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