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普及交响乐而奔走——访李德伦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3月 -> 为普及交响乐而奔走——访李德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世英 1987-03-31 00:00

为普及交响乐而奔走——访李德伦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为普及交响乐而奔走
——访李德伦
张世英文 苗 地画
李德伦,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乐团艺术指导。他参加过“一二·九”运动。他指挥了无数场交响音乐会,近年来又致力于义务传播交响乐知识,在工矿、学校、机关的礼堂里常常出现他魁梧的身影……
记者:近几年出现了交响乐热,听众越来越多。有些人说,与你和一些指挥普及交响乐知识有关,使“曲高和寡”变成了“曲高和众”。有人说李德伦善于作宣传……
李:其实我个人起不了多大作用。交响乐的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有它的必然性。交响乐产生于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时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因为生产力发展了就要有新的上层建筑、新的艺术。它200年来传遍世界各地,成为文明的标志。旧中国交响乐不可能有大发展,建国后建立起一些交响乐队,但发展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中国要搞现代化,也需要交响乐,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记者:您怎么想起要普及交响乐知识的呢?
李:1980年中央乐团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交响音乐会,只有一半听众,我说不行,要宣传。于是我们和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举办交响乐欣赏会,两个星期讲一次,每次有二三百人。后来有的大学听说了,也请我去讲。
记者:北京新建的音乐厅,从去年1月4日开幕,一年的时间就演出了300多场。不仅有交响乐,还有独唱、独奏、民族音乐、器乐演奏等等,上座率98%,听众有38万人次之多,这不是很可观吗?
李:是的。北京、上海的情况比较好。关键是要有阵地。北京过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音乐爱好者想听音乐不知在什么地方,现在有了固定的剧场,可以及时了解演出内容。同时,音乐厅也可以有计划地去组织演出力量,发挥了一些演员、演奏员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为有才华,而没有剧场条件的,几十年没有搞过独唱、独奏的人举办了音乐会。他们还组织了不少音乐普及讲座,群众音乐等活动。
目前,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外,音乐生活没有真正展开,有的地方偶尔有几场,有的干脆没有,这是不利的。很多音乐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或取得成就,然而在国内,除北京、上海就难有“英雄用武”之地。人民需要他们的音乐。如果政府在各地设立音乐厅,哪怕简陋、很小的礼堂、电影院都可以,那就有了阵地。
记者:除了建立音乐厅,您看在全国各地展开经常性音乐活动,还有什么问题?
李:目前听众是多了,但我感到演出的质量还不够理想。如果不很好地提高演出水平,即使有了听众,满足不了他们不断提高的欣赏需求,还会失去听众。社会上极需大量的音乐人员,所以出现了录盒带、搞电影、电视配音,舞会奏乐等,这样虽然解决了一些需要,却出现了和本职工作、待遇的不平衡的矛盾。如何合理分工、集中国家的精锐,组织一些好的、国家级的、高质量的交响乐团,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目前交响乐的知音日渐增多,您的宣传任务是否轻松了呢?
李:照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宣传交响乐对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是无止境的。去年年底,我应邀赴加拿大指挥归来,路过广州,抓紧时间在几个大学、电影院和省委机关讲演。听众中有省、市的叶选平、谢非等负责同志。我这样做,主要是想求得领导的支持,想为广州建一个音乐厅。(笑)还真灵,听说已决定建立了。
记者:这几年您一共讲了多少场?
李:记不清了,不下几百场。只要有人找我,我就去讲。因为音乐具有鼓舞人们向上,
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记者:您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时候?
李:现在。(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为普及交响乐而奔走——访李德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