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楹联民俗价值琐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87年04月 -> 楹联民俗价值琐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向家炳 杨葆荣 1987-04-28 23:00

楹联民俗价值琐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楹联民俗价值琐谈
向家炳 杨葆荣
楹联艺术常常被人视为“雕虫小技”,但是从我国大量的楹联资料看,楹联艺术也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可说是旧时代留下的历史回声,也可以说是某一特定时期时代精神的写照。我们不仅在千家万户的门前可以看到楹联,在许多历史古迹、游览胜地也可以看到具有高度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楹联。因此,我们谈一谈楹联的创作,特别是它的民俗价值是有意义的。
先从楹联的起源谈起吧。我国对联源起于桃符,萌发于律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韵。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我国最早的春联乃是五代后蜀孟昶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春联即由这位蜀主所创造?关于这个问题,清代梁章巨《楹联丛话》开首就说:“此在当时为语忏,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看来梁章巨也未及考察“其前”的史迹,难以作出答案来。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曾云:“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这段论述颇能启发人们来认识对联产生的客观原因。现在探讨对联的起源问题,亦应从民间桃符的演变、古代骈俪的缘起以及唐代律诗的兴盛等多种因素来考察。由此即可看出:春联决非由某一个人所创造,乃是我国民间将古代诗赋的对偶形式用于桃符的结果。至于史书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以及辛寅逊、孟喆、王瑶题联的轶事,倒可证明当时题联已初具规模,渐成风气。
从迄今所能见到的史料看,早于孟昶题联的对句确实有一些。虽然这些对句没有名正言顺地称作“对联”,但是“先实后名,亦是常情。”从这些史迹中,人们似可探寻对联产生的某些历史遗踪。
例如,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四“温庭筠”条记云:李商隐“近得一联,句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庭筠对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另外还有一些唐人下棋对句、摘句的事例,这里就不赘述了。
以上这些史迹提供了一些值得人们注意的故实:一是唐时对句已成风气,虽然文中所记多系酬答、戏谑之事,但人们已将对句用于生活之中确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二是人们对句不仅运用五、七言的句式,而且还有三言、四言乃至十言、十一言的句式,这就突破了唐代律诗五、七言对句的格式;三是这些对句遣词炼字都比较新颖,而且析字、用典的手法也颇为熟练,这也说明唐代对句已具有较高的水平。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唐代题咏的对句已不是近体诗的附庸,而是从律诗的对仗形式中演变而来,应运而生,成为一种突破律诗的对句格式而自成一体的文学形式。
我们似可这样推断:唐代诗歌创作的繁荣,孕育了另一种“变体的诗”——姑名之曰“对句”。律诗和对句虽然具有讲究音韵和对仗的共同特点,但是律诗早已定型化,登上了“大雅之堂”,而“对句”这种新品种则还是一个雏形,所以连正式名称也没有,史书上也未见记载。当人们将这种对句形式用于民间桃符之上,对句便成为人们祈福辟禳的吉言嘉语,同时亦据此名曰“桃符”,以后又叫“春帖子”。自此以后,对联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便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土壤之中自生自长,再加上蜀之孟昶的提倡、明祖朱元璋的推广,民间运用对联便蔚然成风,日益盛行,充分显示了楹联艺术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历史价值、民俗价值和丰富多采的审美价值。


查看完整版本: [-- 楹联民俗价值琐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